破解新民生三大问题 打破行政垄断是惟一出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11:35 新浪财经 | |||||||||
胡晓莉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指出,“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等问题,这可以称之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上海证券报》12月22日)这是专家的说法,其实老百姓的说法更为形象,叫做“新三座大山”。
问题提出来了,关键是如何去解决。对这三大问题、三座大山,老百姓的怨气是很多的,不赶快解决肯定是不行的,长期持续下去是危险的。 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大问题是有很多共同特点的。 第一,这三大问题都是个价格的问题,价格高的问题,很多人因此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要是价格便宜,大家都买得起,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第二,都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医疗,谁都想不生病,但谁也不可能不生病;教育,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的头等大事;房子,“安居才能乐业”,有房还想换大房,有谁不想拥有自己满意的房子呢?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这叫生活基本需要,基本需要从来都是强烈的,强烈的缺之不可。这是价格高的源动力:公众需求强烈。 第三,都处于垄断地位。一般来说,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一个东西如果需求强烈,价格会上涨,但同时盈利空间也暴露出来了,就会有很多企业投资跟进,供给就会随之增加,这样价格就又会降下来,而不会持续处于高位。现在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了新民生三大问题、老百姓头上新三座大山,就说明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是一个让老百姓忍受了很久,甚至有点忍无可忍了的问题。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供应不会随着需求的变强,随着价格的上涨,随着盈利空间的被暴露而相应增加?这么一问,其实答案也就出来了。肯定是因为有什么东西阻挡了新企业的进入,造就了他们的垄断地位,让他们独享了需求增加所带来的暴利。无独有偶,《法制早报》策划的2005年十大暴利行业里,这三项都是榜上有名的。(《法制早报》12月19日) 第四,都是行政垄断。垄断还是要分情况的。造成垄断局面的原因有三个:别家生产不出来;能生产出来但不愿生产;能生产出来但不敢生产。 前两种原因,都是允许正当竞争的,允许新厂家自由进入的。只不过或是因为没有别家能生产出来,或是能生产出来但无利可图就不生产了,以致有厂家独占了市场。 经验证明这样的垄断是健康的、无害的,保护这样的垄断对社会是有利的,是无需去打破的。这样的垄断一般说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让人无法忍受。而且即便真无法忍受,出路也不是去强行打破这种垄断,而只能是认命,因为强行去打破这种垄断,带来的后果会远远高于维持垄断现状。 还剩下一种原因也会产生垄断,就是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迫使竞争对手不敢生产、不敢进入。这种强制的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比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或是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 这种非经济领域的竞争产生的垄断是真正有害的垄断。它是建立在掠夺(包括非法掠夺和合法掠夺)基础上的,建立在不正当竞争基础上的。这种不正当竞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浪费,不利于社会。存在这种垄断,垄断者不会有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动力;潜在的竞争者也同样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因为如果进不去市场的话,有再好的技术创新也是没法让他获利的。长此以往,社会就会陷入停滞、乃至倒退,因为没了创新的动力。 现在这三大问题的情况就是这样:医疗行业,现在九成以上的医疗机构是公立的;教育与医疗行业基本一样;房地产,表面上看有很多家企业在竞争,但它实际上仍被行政垄断所控制,比如土地被政府完全垄断,贷款也基本上来自于国有银行。 分析到这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惟一出路就是要打破这三个行业的行政垄断,因为这是非常有害的垄断,在吞噬着中国人的幸福感。但有一个问题是,作为既得利益者,谁愿意让“外人”来抢“自己碗里的肉”呢?看来要破解这新民生三大问题,政府必须拿出点“壮士断腕”的勇气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