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威胁中国金融安全吗 学者官员各执一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1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谈峰 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纷纷登陆中国,但另一个担忧又在萦绕: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否会影响中国的金融安全?于是,围绕中国“金融威胁论”,学者官员各执一词。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应对和有效防范,必将危及金融安全,不利于我国的金融开放和稳定发展。 ——11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宇新采访时表示。 我觉得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简直就是杞人忧天!说句开玩笑的话,场子是我开的,你们手上的牌我都看得见。更何况国内银行业可能被全面占领吗?我可以肯定地说,今后一二十年间,中资银行仍将绝对主导国内银行业,这种形势不会改变! ——11月24日,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举行的第七届"银企论坛"上,被问及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的银行业有可能会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他语出惊人。 金融企业过度引入外资,容易造成中国经济控制权的丢失,危及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企业过度引入外资,也意味着中国财富滚滚外流;而建立一个完善的法人法理结构,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创新,绝对不是外资参股之后就能够形成的。 ——10月25日,《上海证券报》刊登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余云辉博士和上海银行同业金融部总经理骆德明博士共同合作的文章《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表达担忧之情。 五年前,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开始改进银行业的标准,标准的改变很快暴露了许多问题,不良资产上升,银行业面临困境。此后的WTO谈判中,与中国谈判的许多国家显示出对保险、证券、基金领域的兴趣,但很少有国家或大型金融机构对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究竟占多大比例提出要求。以至于在我国的入世承诺书中,都没有对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比例做出约定。 ——11月2日下午,“2005中国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如此回应关于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贱卖论"和"威胁论"。 只要能够给银行带来优化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者都应该欢迎,而不是“外资”一个渠道。在确立一个完善的经济体制之前,要保护好最后一个命脉——中国金融业。否则,随着矛盾的积累引发全面危机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11月5《联合早报》刊登张汉民和罗淑芳的署名文章,担心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银行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是微观对宏观的作用,不要把一个银行的金融风险看成是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在把银行做好这一点上,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和我们应该说目标是一致的。对于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银行这个问题,影响国家金融安全这样的提法,我们认为可能说得过了一些。 ——11月12日,在“全国地方金融第九次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参与国有银行引资谈判的中方有关人员表示了支持。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一国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国内银行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0%,所有外国机构入股比例上限为25%。也就是说,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家仍然对国有商业银行保持绝对控股。另外,随着银行公开发行上市和持续发行,境外战略投资者所持入股比例可能会进一步“稀释”,国有银行的绝对控制权还是掌握在国家手中。 ——11月27日,针对大规模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会否危及国家金融安全,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回应国有银行“威胁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