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红学是不可垄断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14:13 《财经时报》 | |||||||||
□ 本报记者 黄振伟 《财经时报》:你怎么看待当下的民间红学研究? 刘心武:我觉得当下民间红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被权威排斥的问题。一些红学权威对民间红学研究抱有成见,在内心根本就不承认民间红学研究,看也不看这些研究成果,
我认为“红学”是一个公众共享的话语空间,不是什么机构或哪个“专家”、“权威”可以垄断的。只要有心得,每个人在“红学”领域都有天赋的发言权。现在的民间红学研究很是活跃,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是若干民间红学研究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财经时报》:一些红学专家对你的红学研究表示质疑,你怎么看? 刘心武:我的研究工作在一些红学专家眼里是“外行”,你当然可以质疑、批评甚至批判,但不可以对我的研“红”成果、我的主要论著看都不看,翻都不翻,就武断地斥道:“完全是外行话!”这样的“专家”,我只能说他太“专断”,难道惟有被他认可的人才是“内行”吗?谁给他的这种特权?我已积累了十多年的研究,我也相信很多人会认可我的研究成果。 《财经时报》:你是个著名的小说家,但后来又研究《红楼梦》,你研究《红楼梦》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刘心武:我最早进入《红楼梦》的研究当然是出自兴趣,这是第一层面。我对《红楼梦》的兴趣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的,只要一进入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本,我的内心就能获得极大的慰藉。 第二个层面是现实关注,我觉得自己研究《红楼梦》始终有一种现实关怀的情结在里面,我是个作家,同时又是个平民学者,所以我不能不关注现实,包括我自己创作的小说。 第三个层面就是学术层面了,我自十多年前,就从秦可卿这个人物入手,对《红楼梦》进行研究,我的研究基本上属于探佚的范畴。我希望将“秦学”研究全面深入下去。 《财经时报》:在众多的“红学”研究派别中,您受哪一派的启发较大? 刘心武:我最佩服周汝昌先生的研究,这不是从“派”出发,周先生是自成一派,他在“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等“红学”分支上都有硕果累累的学术成就。 他也很支持我的研究工作,我也多次请教过他,他写给我的信就有100多封。当然我最佩服他的是,一方面充满学术自信;另一方面则总是真诚地希望各种不同的意见能在学术层面上进行宽容的讨论。 《财经时报》:在你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刘心武:最困难的事大体上说有两件,一件是资料占有的难度。因为我不是专业的红学研究工作者,所以寻找资料对我而言很艰难,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第二件就是心理压力比较大。因为不是所谓的正统学术“出身”,所以自己的研究工作老有一种被“正统”歧视的感觉。 我的研究工作其实是很寂寞的,又要抵抗住那些来自所谓“正统”的非议。我虽然是一个还算有一些知名度的作家,但还是感到心理压力比较大。 《财经时报》:你的“揭秘《红楼梦》”在公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你怎么看待当下的“红楼热”。 刘心武: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红楼梦》毕竟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我在央视用“悬疑式”的话语方式来讲《红楼梦》,目的之一就是唤起人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现在也的确有很多人因为听了这个讲座,产生了阅读和探究《红楼梦》的兴趣,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他们进入《红楼梦》的世界后,完全不必接受我的意见,完全可以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理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