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美第五轮纺织品磋商 > 正文
 

第一财经日报:争端背后是执政理念变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 02:15 第一财经日报

  苏振华

  这个夏天,发生在中美、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争端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受。

  在频繁发生贸易纷争的国际舞台上,以往的欧盟与美国基本上是踩着相同的节奏同步起舞,如今事情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欧盟此番打乱了与美国共同进退的和谐舞步,缘
于一个特殊的契机。本轮欧盟轮值主席英国首相布莱尔日前出访了北京,作为市场经济的支持者,布莱尔的协调被认为给此番谈判带来了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其实并无本质的不同,其实质都是从区域内居民的利益出发展开贸易,之所以频繁发生贸易争端,是出自于一种陈腐的观念。一种固有的错误性看法认为,在交易中总是卖家挣钱买家吃亏,于是政府出于对本地居民利益的维护,往往会阻止其他地区的商品流入本地交易,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政府会认为此举不仅是保护了本地厂商的利益,也是保护了本地消费者的利益。当这些现象发生在一国之内时,我们知道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但是当这种“保护主义”发生在国与国之间时,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化了。

  在英、美等国家里,利益集团是左右政治行为的一种强大力量。中国的

纺织品价格低廉,在进口国的市场上,中国产品往往将进口国的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打得溃不成军,大量进口中国的产品会对进口国的同类企业的利益造成冲击,进而也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员工利益。进口中国产品固然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但进口国的纺织业工会会开展种种院外活动、游说政府减少进口额。政府迫于工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为了在各类选举中获得工会成员的选票,不免会对这种压力作出妥协。当然,增加进口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但相对工会组织而言,消费者的行为是分散的。

  欧盟这次就中国输欧滞港纺织品达成解决方案,表面上看起来,是布莱尔访华带来的外交礼物,实质上是英国国内政治对利益集团政治压力的一种超越,而这种超越,又建立在工党的核心执政理念的变更上,这就是在经济政策上,大幅度右倾回归英国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工党根本政治理念的转向,在布莱尔的执政风格上有充分的体现,在国际舞台上,迄今已是第三次连任首相的布莱尔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他一贯秉持欧洲必须开放、必须接受全球化的政治主张,是一位坚定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理念的领导人。

  工党执政理念的转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工党带有浓厚的社民党色彩,其立党宗旨是代表产业工人的利益,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1979年和1983年连续两次大选的失败,促使工党调整了自己的政治纲领。1983年以后工党开始正视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作用,布莱尔任工党领袖后,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经济上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严格控制公共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对外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欧洲一体化持积极态度。经历此番政治理念的转型,工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迄今已连续三次赢得大选。

  在不久前揭晓的德国议会大选中,保守政党赢得了大选,所有这些信息都表明,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之路是历史潮流。正如布莱尔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一个开放的中国、开放的欧洲,会带来中国和欧洲的同步繁荣。欧盟继续进口中国纺织品,固然在短期内会对欧洲的纺织品企业形成冲击,但在长期内,必定会激励欧洲企业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达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促进欧洲的繁荣。

  一个繁荣的经济,必定是竞争的经济、开放的经济,唯有市场化才能最有效率地创造财富,这种认识作为一种理念,在当下的社会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但在涉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时,人们的行为又往往背离这一理念。在今天的国企改革、医保改革的方向之争中,就出现了一股反市场化的思潮,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反复重申并强调坚定市场经济理念的不动摇,无论何时都不是一句多余的话。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