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借道华纳 环球涉足中国音像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 13:5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榕 发自广州

  在国际传媒巨头中,对中国音像市场感兴趣的,显然不止华纳一家。就在华纳正式进驻中国市场大半年之后,另一巨头环球也开始了进军中国的步伐,不过,与华纳组建合资公司操作市场的做法不同的是,环球搭上了华纳的顺风车。

  昨日,记者通过华纳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中录华纳家庭娱乐有限公司(下称“中录华纳”)了解到,从今年11月开始,中录华纳将开始在国内发行来自环球公司的电影DVD和VCD。

  据记者了解,华纳与环球的这一合作计划一年前已经开始筹备,签订合作协议的双方具体为华纳家庭录影有限公司和环球家庭娱乐有限公司,除了中国市场,俄罗斯市场也在这次合作的范围之内,根据协议内容,华纳和环球今年将分别在中国与俄罗斯发行对方的影片。

  就目前来看,这样的合作无疑可以造成双赢的局面,无论是华纳还是环球都可以从中获利。具体到中国市场,对中录华纳来说,原来它在中国发行只是华纳自己片库中的影片,但在新的合作框架下,它的片源就扩展到了环球的片库,这也意味着,中录华纳在制作内容上也就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据中录华纳透露,在未来三个月中,中录华纳将会发行的来自环球的影片大致有《侏罗纪公园》《BJ单身日记》《辛德勒的名单》《怪物史瑞克》《马达加斯加》等,可以看出,这些影片都曾经是票房大丰收的作品,也深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

  而对环球而言,这样的合作则可以减少他们进入中国音像市场的风险。华纳是首家在中国境内发行DVD和VCD的好莱坞传媒业巨头公司,他们当时选择了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作为合作对象,并在今年2月成立合资公司,正式开始在中国市场运作音像业务。

  面对中国音像市场盗版较严重的现状,华纳此举虽然明显有着播种在今收割在后的期望,但同时也将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试想一下,假若华纳苦心经营在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分销系统,但中国的消费者却迟迟未能转换到消费正版的习惯中来,华纳的盈利目标最终也还是不能实现。而环球选择搭乘华纳的顺风车进入中国市场,则相应地减少了这一方面的风险。退一步说,如果市场迟迟未能有所收获,环球也不必赔上太多建立分销系统的费用,而如果市场大丰收,相信环球也仍然有机会重起炉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