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比抢银行还要来钱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11:32 燕赵都市报

  9月2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国资委等六部门要求公职人员主动撤出入股煤矿投资的最后期限,但到当日下午4时,没有一名公职人员主动从煤矿撤出投资。据9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向一煤矿老板私下了解听到了“宁不当官决不撤股”的说法,“每年投入20万元收益至少是20万元”,投资入股煤矿的高额回报使不少官员心存侥幸。这位煤矿老板比喻官员从中受益是“比抢银行都来得快,并且不承担任何风险。”

  9月22日也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所给出的公职人员从煤矿撤资的“大限”之日。大限已至,内蒙古的情形已是如此,全国其它省份的情况如何,暂时不得而知。那么,对内蒙古无一人撤资的现状十分吃惊,不敢置信吗?我倒也淡然处之。这并不是说,只有当通知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失陷,才让人十分吃惊。我要说的是,出现这种现象一点也不意外。对于官煤勾结治理中的一种近乎父爱主义情绪的泛滥,注定使无人撤资成为一个注定的结局。

  随着撤资的通知下发,相关部门这种“父爱主义”在对于官煤治理当中已经显露无遗。“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依法购买上市公司

股票的除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1个月内撤出投资,逾期不撤出投资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只要在期限之内撤出投资,则既往不咎,万事大吉。此诚可谓其言藐藐,其意切切。然而这却使得对于官煤困局的破解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无原则的父爱主义之路。

  关于国家公职人员不许经商办企业的法令,早已有之,为何却在治理官员投资、入股煤矿企业时网开一面?如此则将置先前的法令威信于何地?此其一。其二,

矿难事故频发,血煤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不能承受之重,在究其原因,连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也明确地指出,官煤勾结的腐败挺进害莫大焉。然而在这种情形之下,相关部门对于凶猛来犯的官煤现象的治理,原本应有壮士断腕之慨,同时这也有足够的法律制度支持,为何依然是沿循着一条温情、宽厚的“仁政”思维?

  事实证明,无原则的父爱主义除了显示出对于官煤的退让之外,常常不能收到治理之效,内蒙古无一人撤资现状即为明证。而我们如果考察中国近年来的煤业治理之路,也会发现,父爱主义式的温情一直贯彻始终。为了满足煤炭需求,一些地方在煤矿开采管理方面无为而治;一些地方又因虑及当地经济发展,对一些问题煤矿纵容包庇;当官煤逐渐合流并成长壮大之时,治理起来已是投鼠忌器,无从下手了。正是在这种治理困境当中,终至形成了一个“制度避退,官煤前进”的格局。如此,又有什么能让人对于此番撤资的大限抱以期待?而且一纸空文的通知多了去了,一些处于利益格局中的公职人员又如何能够对这一通知“信以为真”?

  至少内蒙古在大限之日无一公职人员撤资的事实,向我们昭示出了在治理官煤方面父爱主义的失败。当然,就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精神而言,目前的现状只是表明在与官煤的博弈中初步的受挫,并不代表全面失利,我们期待的还有“逾期不撤出投资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这一句话。我们希望,它能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在后期的治理中,必须摒弃那种无原则的父爱主义温情。

  -杨耕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