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仅仅指责是不够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11:21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见习记者 庞东梅 8日下午,在四川成都华兴街头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位堂堂的男子汉竟然在胸前挂起了一面牌子,上写“卖身契”3个大字,另有一行小字:“大一新生筹学费,自愿卖身贵公司,学成回报。”此人就是今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的裴昌龙。而另一位海南大学贫困生蒋伟,从去年入学至今,至少递过4次申请,希望得到国家助学贷款,但至今他还没贷到一分钱。这
应有的受益者感慨:可望而不可及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上大学时仅仅需要交几百元,而如今普通专业一年的学费没有下来几千块的,更遑论裴昌龙所考取的美术专业。面对每年的这笔支出,许多农民、下岗职工等低收入家庭难以为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国家在1999年试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于2000年正式推出,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能够顺利接受助学贷款的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普遍。于是,2004年国家对原有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据教育部的统计,实行新机制的2004至2005学年里,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虽然较之前有很大进步,但距离一年100亿元的基本理想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为了解决类似裴昌龙这样的贫困生问题国家建立了助学贷款制度,给贫困生带了福音。可是蒋伟们的遭遇又令贫困生黯然神伤。对于学生而言,申请助学贷款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所描绘的那一幕。既然助学贷款无法帮助裴昌龙,他就选择了“卖身”。虽然他的此番举动属于个别现象,也引来众多非议,但其背后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本应该能够帮助贫困生的助学贷款制度反而成了空中楼阁?裴昌龙的行为对当今助学贷款意味着什么? 制度实施者抱怨:个中滋味谁来体会 2004年助学贷款政策新机制出台,将原来的指定银行提供贷款,改为了招投标的方式;由财政和学校共同出资改为为经办银行提供风险补偿;还款方式调整为可以在毕业以后一到两年内开始还款,还款期限从原来的毕业后四年延长到六年;原有政策规定,八年产生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50%改为学生在校期间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从调整的内容来看,似乎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利益。然而,据悉截至2005年7月31日,海南省、天津市、黑龙江省按新机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均为零;内蒙古自治区批准贷款学生仅12人,合同金额4.08万元;青海、新疆、宁夏、甘肃按新机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也都很少,所属的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为什么今秋形势如此严峻?众多的矛头指向商业银行。 对于银行而言,在当今社会尚未建立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情况下,一方面助学贷款缺乏担保,另一方面学生从借款到还款之间能否按时毕业、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得到稳定收入还是个未知数。这些不确定因素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据悉,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被银行大面积停贷。有统计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达20%。虽然国家为了平衡银行的利益,设立了风险补偿金,并且出台政策可以注销由此造成的呆坏账,但是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这其实是拿银行的税前利润冲销呆坏账。对于这种风险大、收益小的业务,银行自然热情不高,正如一位银行业人士所说:“国家助学贷款是政治性任务,银行既要完成政治性任务,又要进行市场化操作,这对银行来说是一个两难选择。”毕竟,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救济弱者不是他们的责任,可以说,银行的行为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面对各界对他们道德上的指责,银行有口难辩。 对于学校而言,高校也不是盈利性组织,没有太多的资金救济贫困学生。但是,助学贷款政策调整后,学校要与银行签定担保协议,说明学校也要承担风险。贷款学子如果中途弃学或毕业后不还贷,学校将承担很大的责任。这对于学校来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针对大学生违约的现象,学校也是众口难辩。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一些恶意赖账的学生,但是这毕竟是少数。造成一些大学生拖延还款的原因也不是一个“诚信”所能诠释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就业难。实际上,学校对助学贷款违约率偏高的情况十分着急,它不仅影响新生申请助学贷款,而且影响到了学校的形象。 管理机构指责:新情况,老问题 面对助学贷款的困境,教育部点名批评了海南、天津、黑龙江等8省市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不力,9月1日,教育部和财政部又出台了惩罚性措施。教育部主管人员甚至指出:“凡是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地方的领导和党委很重视的结果。” 为了解决今年出现的情况,也为了解决新情况掩盖下的老问题,教育部在发威之后,联合财政部拿出“撒手锏”,通过手中掌握的资源———办学经费和招生指标,发出了强制的行政命令,如果这些省市在助学贷款问题上再无所作为,教育部将减少当地高校的各种招生计划,暂停硕士、博士点审批;财政部将会不安排对地方高校的共建经费,减少年度教育专项的转移支付资金。如此一来,立即攻击到各地方政府和高校的软肋,被批评者立即坐不住了。据悉,点名批评第二天,天津连夜就拨出去了300万元贷款,海南也连夜行动起来,黑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和银行三方加强合作,预计月底前24所高校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将全部拿到助学贷款。 看到这幅场面,真不知作何感想?强硬的行政干预,暂时效果可能比较明显,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真不知道缺乏动力的助学贷款能否在威压之后有何发展? 与上述提及的裴昌龙、蒋伟不同,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三年级特困生李莎上学期则申请到第一笔助学贷款。贷款到手后,她首先补交了拖欠的学费,这学期她又申请了3000元贷款,如此一来她就可以把更多时间用来准备考研究生。这个例子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省份的助学贷款都搞得不好,为什么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地方,差异会那么大?想来总会有些明智之人,在利益纷争之中,并没有一味地谴责,而是采取理智的选择,努力的协调,在现有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时期,出现各种利益冲突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解决它。在我国收入差距继续存在,贫困学生依然普遍的情况下,国家助学贷款必须有所作为。但是,我们还要问:“贷款读书”一定是贫困生惟一的选择吗?高昂的学费存在的依据又在哪里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