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部崛起系列之江西调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5: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王梓 欧阳觅剑 江西南昌报道

  “在中部地区崛起”,这是江西的发展目标。“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是他们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而对接的具体方式则是“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江西要努力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沿海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自2001年孟建柱就任省委书记以来,这套发展思路逐渐清晰:江西将自己定位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甘当配角,以这个功能进入东部地区的产业链,实现与长珠闽对接,与这些发达地区分享资源和市场,从而获得比中部其他地区更快的发展。

  甘当配角的心态很重要,但即使是做配角,仅有意愿也是不够的,同样需要机会和能力,取决于外部和内部很多因素。那么,江西具备了进入东部地区产业链的条件吗?它又将以怎样的路径对接长珠闽?

  只有当众多企业普遍有搬迁或者新建的意愿时,产业链才有可能在地区之间转移或者延伸。而改变企业意愿的根本动力是利润,因此,只有在可能改善众多企业盈利状况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才具备改变产业链的能力。

  盈利状况的改善可能来自成本的降低,也可能来自收益的增加,这就决定了一个地区进入产业链的两种可能路径:本地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土地、劳动力、能源以及制度;或者,本地区能够使产业的市场得到扩展,开拓新的市场,增加销售收入。

  对于江西来说,它将以哪条路径进入东部地区的产业链呢?

  成本优势吸引产业转移

  与东部地区相比,江西目前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比较低,这对资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近年来,东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地紧张、民工荒等现象,这使东部地区本已高于内地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原来向这些地区集中的外资,已经在寻找成本更低的投资地,江西是这样的地区之一。

  这里土地更便宜,东莞的工业用地一般采取招拍挂的形式出让,每亩要十几万元,而据调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价为6-8万元,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5万元左右。江西的工资也比较低,一般工人的月工资在500元以下。

  而江西最有特色的是尽力为外来资本降低制度成本,各地纷纷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优惠项目包括税收、行政收费、用电、用水、用工等方面。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投资额较大或者符合某些要求的项目,一般都能享受减收土地出让金的优惠,宜春市开发区的土地只收成本价,而瑞金市甚至可以为大项目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江西各地政府还往往为外来资本提供特别服务,保证优惠政策的落实,降低它们的投资成本。

  这些成本优势使江西吸引到几百亿外来投资,利用外资尤为引人注目。2003年江西是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中部省份,达到16.1亿美元,2004年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增幅为27.3%,达到20.5亿元,已与福建相当。

  在资本要素稀缺的情况下,利用本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吸引资本和产业,使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形成积聚,这种“要素吸引产业转移”的发展道路,并不是江西所独创,实际上珠三角、长三角和闽三角地区已经普遍经历过这一阶段,可以从长珠闽以往的发展中发现这条路径的效果和趋势。

  外资饱和之困

  图1是长珠闽四省一市和江西利用外资的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从1998年达到130亿美元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1年有所反弹,但也只是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仍然不能改变下降的趋势,2003年又降到100亿美元左右。福建多年来一直维持在4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1998年之后下降趋势比较明显。江苏在2002年从60多亿的规模跃升到100亿美元以上,2003年的增长则比较平缓,2004年之后统计口径有所变化,与往年不具可比性,但江苏已经在讨论外资减少的问题。

  广东、福建、江苏一度是中国利用外资最多的三个省份,曾经增长迅速,但当它们引进的外资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上升空间就明显减小,我们可以称之为“外资饱和”。这种现象在上海也有一定体现,它多年来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一直在40亿美元的规模波动。浙江这几年一直都在增长,但它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还远远少于广东和江苏,不能因为它目前的趋势而否定“外资饱和”现象的存在。

  “外资饱和”现象的存在,其原因正是“要素吸引产业转移”的发展道路和与之相应的利用外资方式。随着外来资本的增多,一个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会上升,政府不可能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优惠政策的力度会减小。于是,这个地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减弱,在经历一段较快的增长之后,外来资本的增长速度降低甚至出现下降。广东和江苏已经在寻求新的利用外资方式,不再主要依靠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优惠政策。

  江西基本上是在复制长珠闽的道路,因此也有可能出现“外资饱和”的现象。对于江西来说,外省投资多于外资,但是同样的道理,外省投资也可能达到饱和。

  无法长久的成本优势

  从历史来看,因为“要素吸引产业转移”的方式,长珠闽地区在工业化和融入全球化产业链的初步阶段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于它们来说,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江西等中部地区也能够加以利用,如果江西能够像广东那样,顺着这条道路,使利用外资(以及外省投资)的数额达到100亿美元,那“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但江西能够复制这条道路,直到利用外资(以及外省投资)的规模达到目前长珠闽地区的水平吗?

  江西距离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距离比长珠闽地区更远,也就是说,距离市场的距离更远,运输成本更高,而远离海洋又加剧了这个劣势。因此,只有当投资成本降得很低,江西才可能吸引到外来资本。

  我们假设,在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初期,江苏只需比广东投资成本低10%,就可能“抢”到外资;那么,江西因为运输的劣势,则需要比广东投资成本低15%,才能“抢”到资本。因此,比较少量的资本进入使要素价格上升比较小的幅度,就可能使江西的成本优势丧失。这又会使江西的资本和产业积聚难以形成规模,抑制要素价格上升的作用比较弱,成本会比较快地上升,江西维持成本优势的时间会比长珠闽地区短,“要素吸引产业转移”的道路很快就走到头,不能像在长珠闽地区那样,维持几年十几年的经济增长。

  目前江西部分地区的地价已经显示出较快增长的趋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在两三年之内已经涨了不止一倍。根据江西省城调队的统计资料,2004年1-3季度南昌土地交易价格上涨22.6%,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第二。

  劳动力价格也要上涨。东莞普通工人每月工资600元的状况维持了十几年,但江西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普通工人每月工资500元的状况就将改变,赣州、吉安等劳务输入大市已经出现了“民工荒”问题,每月500元工资已经不足以吸引人们进厂。这不难理解,江西劳动力市场规模比长珠闽地区小,机会也比较少,年轻人多选择外出打工,跨省务工的人数达到502万人,全省1588.4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三分之一在外省,本省用工自然会比较紧张。

  2001年江西还向湖南、广东输出电力,曾经以电力充足价格便宜作为引资优势,南昌市委书记曾骄傲地宣布,南昌没有拉闸限电。但到2004年,全省高峰时期缺电达到几十万千瓦,包括南昌在内的很多地区被迫拉闸限电。

  地价上涨、劳动力短缺、电力紧张,这些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东部地区在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才遇到,却出现在江西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江西受区位条件所限,资本和产业积聚规模较小,以致土地开发、劳务市场和基础设施都不够发达,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而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条对接之路

  江西能否获得长足的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取决于它能否转入到另一条发展道路,以另一种方式与长珠闽对接。这种方式就是“市场拉伸产业链条”——江西作为开拓中西部市场的前沿,引进长珠闽的资本,为中西部市场提供产品,使沿海产业链条得到延伸,直接深入中西部市场;同时,作为中西部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为东部提供原料和能源。

  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格林柯尔-科龙工业园的蓝色厂房特别显眼。据介绍,这是开发区2001年之后引进的第一个项目,格林柯尔和科龙最初只是想注册一个销售公司,后来才决定建设空调生产基地。

  格林柯尔-科龙工业园的负责人在解释到南昌投资的原因时,不只是提到这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还指出这里接近市场,南昌到南京、成都和武汉都比较方便,这些都是夏天很热的城市,对空调需求量比较大。如果只是考虑成本,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要素价格同样低廉的粤北。当成本优势减弱时,接近市场就成了吸引外来资本的主要因素。这同样可以解释海尔、TCL、奥克斯等家电企业在南昌建设生产基地的原因。

  近几年来,在驱动产业和资本进行地区转移的因素中,市场拉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低成本要素的吸引作用减弱,某些沿海省份外资增加,外贸依存度却没有同等幅度地提高,就是这种趋势的反映。当外资不再拥挤到广东,而是进入江苏、浙江、福建时,并没有为这些地区带去像广东那样多的外贸,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外资的目的在于争夺当地和内地的市场,而不只是为了利用低成本要素。

  在这种趋势下,江西将走上“市场拉伸产业链条”的道路,作为东部与中西部的连接地带而积聚产业和资本,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

  目前,“要素吸引产业转移”的作用似乎更为明显,人们都热衷于谈论低成本和长珠闽的资本,而对中西部的市场没有太多兴趣。的确,这个市场现在还不够大,不能支撑起一个省甚至几个省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个市场也在逐渐扩大,中西部的消费能力在积累;而东部企业也在成长,它们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市场拉伸产业链条”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它将被证明是江西融入沿海产业链的有效路径。

  江西,不能只是专注于沿海,它应该“左顾右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长珠闽的对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江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