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缺失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定价防范能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 11:13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寅 编辑:韩晓静 2004年10月18日这个中国人吉利的日子,在大洋彼岸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以中国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6只股票为参数的中国指数期货。这是继2003年12月8日在香港交易所推出的以在香港上市国企公司为标的的H股指数期货后,海外市场又一针对中国股票的金融衍生工具。在我们感叹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发展
海外纷纷出现的本应是在中国金融市场出现的中国金融期货产品,它们引起我们不安的是,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定价能力正在处于一个缺失的状态。 中国金融市场一直没有推出金融衍生产品,表面的理由是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大,实际上就是保护那些拥有金融垄断定位而又迟迟不愿市场化改革的大型国有金融企业。一味强调保护市场中的落后力量和利益集团,也就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正常的风险定价能力无法建立。 中国对外开放后,海外经济和海外金融市场与内地联系不断加强。由此海外市场先后出现了诸如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人民币离岸汇率避险金融衍生工具,以及目前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上出现中国股票期货。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海外就会出现人民币利率和中国房地产价格指数金融期货产品。 而更为严重的是,在中国金融市场缺失这样的工具的时候,它们不但填补了中国风险工具市场的空白,而且存在着由境外的中国衍生工具影响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风险。在10月11日至10月15日这周刚刚发生的海外对冲基金以中国借口制造的伦敦期货市场利用金属铜暴跌,从而影响中国股市、期货市场大幅震荡,在香港人民币离岸汇率市场和香港国企期货指数套利事例就是典型的一幕。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外国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相当多的QFII已经进入了中国金融市场。以往很多人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没有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上,外资的风险抵抗能力与我们一样。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外资的投资是全球组合,如果加上美国新推出中国股票期货指数作为外资新的避险工具,那么中国市场投资者完全暴露在投资风险之下,而且还造成了不平等的竞争局面,中国投资者只能是背水一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