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央行加息在即 > 正文
 
分析人士预测央行最快将在2004年10月1日加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09:48 证券日报

  □ 虎杰投资咨询首席分析员 张寅

  基本预测: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中国将首次进入自2002年以来加息时间段;预计中国人民银行最快将在今年10月1日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0.25%;未来人民币加息并非是由于物价因素占有最主要的原因,而是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将改变之前的以行政手段为主方式向市场手段为主方式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接和换岗。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调控由行政向市场转换条件趋于成熟

  我们预计中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有望在9月份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16届四中全会上得以明确和实现。因此我们认为宏观调控也会向更为科学的市场调控方式转移。央行未来加息就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改变之前的以行政手段为主方式向市场手段为主方式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接和换岗。

  货币政策微调与人民币加息对冲

  随着前一段宏观调控成果的初步见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货币政策的微调已经是呼之欲出。增加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适当放宽短期票据业务可能是央行的近期调控手段选择。为了防止投资反弹以及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比例失调,加息是对冲货币局部放松的最佳的手段。

  房地产价格有序着陆

  央行在第二季度报告中首次提到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问题。做为宏观调控主战场之一的房地产行业经过一段时间政策调控,投资增长率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落。但是政府、民众和媒体最为关注的房地产价格反而继续上升。如果土地政策和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现在状况,房地产价格停止上涨开始回落,恐怕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而提高市场供给、让房地产价格着陆必然房地产开发信贷要有所放松。但是如果利率不升高,房地产投资就不会有所顾及。宏观调控已有的成果也会就此失掉。

  人民币对美元利率必须保持一定利差

  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利率以往与美元利率差距将会不断减小。为了防止类似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资本流失现象再次出现,人民币对美元利率必须保持一定的利差。这样才能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和信贷紧缩情况下,对外资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对内资起到稳定信心的作用。否则在长三角已经出现的土地成本上升、珠三角出现的劳动力紧张,全国较大范围内出现的电力紧张状况,势必将影响内外资投资意向和预期的转移。

  促使财政政策向中性转移

  最近中国财政部提前兑付国债举动,既可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也可以理顺国债利率体系,同时也是改变国债总量供求关系。我们认为,提高人民币利率可以使国债市场不确定性得以彻底释放,并且让国债市场长期券种收益率找到一个历史坐标,让国债市场所有参与者了解其风险的范围和跨度。为了保护国债市场势必要调整国债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国债发行数量减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而使得政府财政政策自然地向中性转移,也使得政府参与项目投入度相应减少,有利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育。

  物价回落并非易事一件

  根据对中国物价长期走势观察,即使通缩年份中国工业品价格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在第四季度和第二年第一季度都呈现出上升态势。因此在明年二季度来临之前物价出现实质性的下跌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我们认为,应该注意的是货币供应量和工业增长率连续下降,工业品物价和消费品物价反而上升的这种经济“滞涨”态势(见2和图3)。

  中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如此低迷情况下,融资相比去年增加了133%,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存款却同比少增384亿元。说明企业融资来的资金和近二年来赢得的利润都沉淀在商品库存之中。而庞大不断增长的企业产品库存已经开始引起了央行极大的关注。如果利率不调整,那么企业就不会有资金成本的意识,也不会有动力去处理产品库存,更不会收敛投资扩大产能的欲望。

  央行最快将在2004年10月1日加息

  我们预计,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之间,中国将进入自2002年以来首次加息时间段;预计中国人民银行最快将在2004年10月1日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0.25%;另外诸如2005年元旦、春节和人大会议之后的4月初都是可能的首次加息日期。节日期间加息有利于消费市场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息消化。

  相关专题:

  央行加息在即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加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