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巴菲特的想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20:15 《钱经》杂志

  文/王雪吟

  在我大上学的年代,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与索罗斯(George Soros)的名字总是共同出现,并称“金融大鳄”。今天,索罗斯还是大鳄,巴菲特却已成了最著名的慈善家之一。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身份的转变,当巴氏提出收购3家债券保险商Ambac、MBIA及FGIC——这3家公司显然正在极力维持其AAA信用评级,因为出现次贷危机后,AAA信用评级已成为这些公司业务模式赖以生存的根本——账面的8000亿美元市政债券的要约时,市场纷纷表示此举为“巴菲特救市了”,纽约股市也确实闻讯大涨。

  虽说此时谈次贷影响会否继续扩大尚早,但巴菲特的举动显然说明境况不佳的债券市场开始具有投资价值了,至于“救市”与否,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近三个月的“大举动”

  2007年最后一个月,有消息称巴菲特对债券重新胃口大开,他旗下涵盖从保险到公用事业业务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决定动用21亿美元购入德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债券。与此同时,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等其它价值投资者也在利用信贷紧缩之机,以有吸引力的价格收购资产和证券。

  此前数周,纽约保险业管理者埃里克•迪纳罗(Eric Dinallo)发出呼吁,敦促大型投资者进入该领域,因为投资人正在对债券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产生怀疑。一月份他还与各家银行会面,逼迫它们提供新的资金,充实债券保险商的资本金。以后的日子里,似乎只有巴菲特对这一呼吁似乎做出了明确的回应并被誉为“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虽然巴菲特本人已表明他并非为救市,只是为赚钱而已。巴菲特对债市和衍生产品极不信任,他还将衍生产品戏称为“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他批评投资者向公司施压,要求它们通过交易和金融手法迅速见效,他指出正是因为保险商们从平凡金融产品偏移到更具风险的市场,所以才“制造了这种乱局”,他还引用了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一位性感女星的话来嘲讽这些公司——“我曾是白雪公主,但我误入歧途”。

  有分析人士就认为,虽然在评级进一步下调的情况下,此举也许会支撑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并由此消除地方政府无力为学校和医院等资本项目提供资金的威胁,但它并没有减轻债券保险商所面临的压力。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董事总经理迪克•史密斯就说:“这种交易能否提高债券保险商的评级,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据悉,已经有一家债券保险商拒绝了巴菲特的收购提议。包括谢国忠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很可能三家公司都会拒绝巴菲特的收购要约。

  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说,巴菲特的收购提议突显出银行面临的压力,它们需要找到必要的支持,以避免债券保险商评级下调的风险。

  “救市”的争论

  在长达1年的次按问题影响下,国际市场普遍缺乏信心,不少有良好评级的金融机构面临融资困难,故此巴菲特提出的愿意为债券保险商提供再担保。因此,有些市场评论认为此举有抛砖引玉作用、带动市场、代表市场投资者看法的意义,可以称为“救市”之举,但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这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进入08年以来,已经有花旗、美林等投行在购入这类债券,只不过市场更愿意对“巴菲特神化”做出反应而已。

  第二种观点的论据就是,巴菲特乐意在当前的债券价格水平上进行投资,是因为他看好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一直很低,又受市场波动原因令债券买卖差价增加而变得更值得投资,但收购行为对于解决高风险的次级贷结构性产品作用不大。

  目前的局面如同巴菲特所说,“卓著的信誉好比氧气,当它在你周围时,你不会觉察到它。”当市场艰于呼吸之际,这句话诡异地体现出了他的先见之明。

  在最近两个月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花费60多亿美元收购其他企业或估值偏低的股票,包括成为全球第二大食品生产商卡夫(Kraft)的最大股东;大量购入英国制药商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美国存托凭证;持有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安万特3570万股股份等。花旗中国研究主管薛澜认为,巴菲特投资食品公司可能还有出于抵抗通胀的考虑,卡夫生产的食品,不是甚麽花哨的高级货,而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切片奶酪之类,如果消费者减少去餐馆吃饭的次数,反而会增加超市食品的消费。

  作为务实主义者,巴菲特的投资总与历史有相似之处。多年来,他一直躲避着金融市场对于变化和创新的追求,固守自己的投资原则并不断向人们展示他的成功。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