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正文
 

《理财周刊》:建设部频频出击为哪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6:13 《理财周刊》

  本刊记者 甄爱军

  从近一年多建设部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看出,建设部在频频出击,回击任何有关不利房地产继续涨价方面的言论甚至政策。我们可以整理一下建设部在近两年来的“回击”行动,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每次有对房地产不利的声音出现之后,建设部就会立即出马“狙击”。

  经济学者易宪容2004年7月发表文章中称,房地产业正挟持着中国整个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地吹大,泡沫的破灭将不可避免。紧接着摩根士丹利的两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和谢国忠都认为中国地产泡沫严重,有破裂的危险。

  面对这些刺耳的声音,建设部选择高调回击。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牵头的课题组就此写出了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地产泡沫论并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在可控范围内。有关负责人对媒体公开承认,出台这份报告的确是针对哪些鼓吹“地产泡沫论”者的。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专题报告的立论基础是: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亿至8.5亿人,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要达到35平方米。仅此一项构成的现实需求是每年须新增住宅5.4亿平方米。

  众多经济学家拿一路上涨的

房价说事,于是陈淮博士做出这样的判断:“未来10年,中国房价还将平稳上涨。”由于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房地产“泡沫论”,这让众多网民称其为开发商的代言人。

  建设部在跟众经济学家博弈的同时,也跟其他部门进行同样的博弈。如2003年6月,为将房地产业出现的“泡沫”消灭在初始状态,同时化解商业银行可能出现的风险,央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即121号文件),对房地产融资进行了相应限制。文件出台后,立即遭到房产商的群起而攻之,建设部的多位“专家”、“官员”纷纷出面,明确表态反对“过度”调控房地产。此后便有《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即18号文件)的出台,明确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人士指出,此举直接导致了2004年“121文件”主导的房价调控失败,延后一年才得以继续推进。

  2004年建设部发布报告批驳“谢国忠”的房地产“泡沫论”成功后不足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上指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央行决定提高利率,而各地相继在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征收营业税等一系列调控行为之后,政策的作用显现,各地房价开始动摇,涨幅回落甚至开始负增长。这引起了开发商的恐慌,值此之即,建设部又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方,非常高调地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称:宏观调控并非“打压房价”。

  针对坊间传闻国家对个人转让房地产拟开征一些新税种,即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在今年7月上旬,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此进行了澄清,并表示今后还将加大对二手房交易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政策落实到位。随即,建设部不出意料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二手房交易中收取个人所得税的做法目前只是个别地方的试点。

  8月,央行发布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这直指开发商的命门,在开发商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让开发商感到“肝颤”,以至于在北京甚至出现了开发商围攻央行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现象。

  其后建设部回应了央行的报告,明确表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不现实,并称国家近期不会取消期房预售制度,这给开发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查阅更多精彩

理财文章,请登录第一理财(网址:www.Amoney.com.cn)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