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2月23日消息,由私募排排网主办的2017年第六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于2017年12月23日在上海举行。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章龙出席并发表演讲,其表示:应该说市场,会经常带来短期的波动,那么投资实际上应该关注更长远趋势,经济增长大家都应该接受,我们不可能再重复像过去这么多时间以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这是正常的,没有一个经济体一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增长,这个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有回落正常,关键如果经济增长回落,到底还有没有机会?或者我还有没有获取好的投资回报机会,我们觉得其实是有的,我们投资者不应该过多地担心这个短期GDP增长,比如说上升了一点,下降了一点,因为随着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实际上这个机会很多。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大会主办方,我没想到主办方给我们公司,给我做了这么详尽的介绍,实际上前面也说过,这次是我从瑞银资产管理(香港)十月底转回上海,担任上海的总经理,其实也是我自己第一次以上海瑞银总经理身份参加活动,过去这么长时间,我在瑞银十年了,每年出来活动都是顶着外资帽子出来,这是第一次顶着洋私募帽子出来,作为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新的帽子出来,跟各位新老朋友一起做一个交流。
我觉得洋私募可以说是今年中国私募界,或者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生事物,也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作为这样一个洋私募这样的新生事物,其实市场包括我们自己圈内,大家都有很多期待和疑问,我可以开个玩笑说,我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二月份的时候,我们协会在北京搞了一次活动,我们有几家外资管理机构,包括我们在内,还有几家正在排队等,递材料的几家机构搞活动,其实我觉得监管机构,像协会啊,还有我们自己从业人员都有很多期待,作为洋私募,这些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到中国来,参与中国私募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怎么来给这个市场做出自己贡献,我觉得这个更多留给投资者看。我觉得我们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今天就是利用这个平台,这个机会,也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瑞银资产管理,在过去是怎么一步一步过来做中国业务,站在今天,我们刚刚拿了私募牌照,刚刚发了自己第一支私募产品,未来我们是怎么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机会的。
先跟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中国业务发展历程。我今天整个分享主题,就是“远见”。其实我们作为一个外资机构,做中国市场,做中国业务,我们都是需要有一种远见,要看到更远,要试着比行业,比市场看到更远。我们过去发展历程,也正好说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张图上,我们是从98年就开始为国内的投资者提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当时主要为国内大机构投资者投资海外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实际上98年,大家如果还记得,当时是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我们开始做这个业务,并不是看中当时中国投资机构潜力或者当时的业务量,我们一定是预见到未来,中国的市场是我们一定要进入和发展的。那么这个业务,从98年开始给中国的投资者做境外投资,到今天业务量非常大,截止到去年年底帮中国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总的管理业务量是在300多亿瑞郎,实际上瑞郎跟美金差不多,其实就是300多亿美金。那么之后我们在2005年组建了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是我们跟国投集团一起合资的基金公司,2005年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非常困难的一段时间,当时我们也是非常坚定的就是说要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我们也要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光明的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们就要参与。国投瑞银也是当年第一家外资持股达到49%上线的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继合资公司以后,2011年我们第一次把当时在北京的代表处,正式升格为一个外资独立企业,叫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机会,那么2015年我们在上海又设立了第二家WUFEI,当时叫瑞银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根据上海市的QDLP规则,设定的QDLP管理机构,其实后来有很多同行,很羡慕我们,他说你们2015年拿到QDLP发行产品,正好是一个最好的时候,市场投资者需求最旺盛的时刻,我后来跟很多朋友说,虽然我们是2015年拿到的这个资格,实际上我们早在两年前、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跟上海市相关的监管机构在申请说,我们要拿QDLP,应该是在12、13年的时候,当时还发生过什么情况呢,当时上海推出了QDLP试点,我们刚开始不太了解,为什么要做QDLP,有一次甚至我们在拜会有一个当时主管金融行业市领导的时候,我们问他现在市场上的QD额度多得用不了,为什么还要搞QDLP,当时那位市领导跟我们说,要了总是有用的,我们做了这个东西总是有用,我觉得地方政府也很有远见当时做这个东西,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你只是看当年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可以说不是那么大,地方政府有勇气推,那我们作为从业机构也真的有这个远见,我们去做这个事情,那我们在上海,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上海筹备第二家WUFEI,2015年正式拿到了资格,2016年推出了产品,今年对我们自己来说很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我们把上海的WUFEI,转成了一个投资管理的WUFEI,瑞银资产(上海)股份管理有限公司,并且也是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准备,在11月中正式成功发行了第一支私募,也是所有WUFEI里面第一家外形投资于A股市场的一个股票型的私募基金。
那么前面说了,我们过去20年在国内不断地搭建我们的业务平台,去服务国内的机构,国内高净值客户,帮他们做投资管理。同时呢,我们觉得参与中国市场,我们不只是帮投资者走出去,还要帮投资者走进来,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过去这么长时间里面,也是在通过海外的产品,帮助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其实中国相关主题的投资产品和投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重点开发的一个系列,也是我们会重点推给我们在全球各个类型的投资者的投资产品。包括全球的各大主权基金,大的机构投资者,还有比如说私人银行啊等超高净值客户,我们整个目前有落地的中国概念,中国主题的产品,其实涵盖了这个股票固定收益,以及同时有股票固定收益多元化的资产方案都有,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股票型策略,包括了上面这三个大家可以看一下,屏幕上大中华股票,中国机会股票和中国A股机会股票,我们把这三大策略统一称为中国股票策略,是由我们一位基金经理施冰总带的团队管的,我们基金经理在瑞银资产管理也已经十二、三年了,过去他一直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中国股票策略的话,我们到最近一次,总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70亿美金,其中单投A股策略,我们在境外做的,投回到国内A股,这个也已经超过了16亿美金资产规模,近20亿了,我觉得我们看中国市场,参与中国市场应该说是一个全方面,多方位的,我们服务国内投资者,也服务国外投资者。
· 我们过去做的投资,参与国内A股市场,资本市场的投资,使得我们能够很快今年发行第一支A股基金,大家可能想要知道,我们过去做的,参与国内市场做的业绩如何。其实整个中国股票策略,因为已经是深耕中国资本市场十年,我们去挑选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过去超过十几年,我们历史业绩积累也是非常的好,今年比如说我举个例子,A股策略到11月底,从年初到11月底的回报是67.1%,这个还不是年化,就是1月1号到11月底,大家也知道同期指数,涨幅很有限。我们如果看一个长期的,因为可能很多投资人觉得你这个管理人,帮我一年赚钱,赚一年钱可能并不能证明你的能力,我们看一下长期,也都做的不错,比如说看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年化,59.13%,32.70%,25.17%,10.62%,也就是说十年年化每年也有10.62%,这个业绩我们觉得非常自豪,这个是外公募基金,也有很多的限制,我们觉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跟我们真的深耕国内资本市场这么多年,专注做这件事情是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多投资者问,你这样的历史业绩,是怎么取得的,你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样,我如果用一个简单词总结,其实也是我们的远见,我们要给投资者带来好收益,我们对市场,对投资一定要有远见。我们觉得投资者在做投资,特别很多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说没有信息,有时候是信息太多,整个市场上,如果你每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种经济指标、数据,还有各种专家评论,实际上各种观点很多的,有股市的,宏观经济的,外汇的,债市的,实际对于投资者来说,信息过多,而且噪音过多,真正能够帮助投资的信息,大家很迷惑,抓不住重点,我们从自己投资逻辑来看,我们觉得要做好投资,做好国内A股市场投资,在目前节点上要抓住的主题,重点,就是这三个重点,一个中国经济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趋势,我们抓住了这个长期趋势以后再去看投资机会在哪,有哪些上市公司是会从这个大经济结构的,结构性变化里面收益的,那么这是一个,第二个,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还有消费需求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历史性的机遇,包括医疗、消费、保险、其实我们看好的行业除了这三个还有一些,比如说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教育行业,从国内A股,如果只看A股市场,信息技术、移动互联可投的比较少,如果看A股这几个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行业,也是机会最多的,再接下来就是互联互通,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对外的开放,带来的整个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这个也是我们投资者,特别是在目前这个时间段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一旦这个门慢慢打开以后,这个外资资金进来,还有比如说像这个洋私募也是一个代表,他们的投资哲学,我们投资用的钱都是在本地募集的资金,不能说是外资,但是投资逻辑很像外资投资逻辑的,这个后面有机会再做比较详细分享。
从经济增长,因为我们很多投资者都是很关注经济增长,特别是关注GDP数据,GDP上上下下变动,对投资者情绪其实是有很大的影响。应该说市场,会经常带来短期的波动,那么投资实际上应该关注更长远趋势,经济增长大家都应该接受,我们不可能再重复像过去这么多时间以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这是正常的,没有一个经济体一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增长,这个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有回落正常,关键如果经济增长回落,到底还有没有机会?或者我还有没有获取好的投资回报机会,我们觉得其实是有的,我们投资者不应该过多地担心这个短期GDP增长,比如说上升了一点,下降了一点,因为随着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实际上这个机会很多,这边我们举了几个例子,一个包括像以服务业为主导消费型经济的发展,那么相关的消费行业,服务行业,消费包括我们经常会分为必须消费品和非必须消费品,其实这两块都有非常多机会,大家可能觉得消费品竞争激烈,消费品企业回报未必那么好,其实不是,如果大家看每个细分行业,很多非必须消费品行业,实际上企业、上市公司议价能力很高,消费者是没有什么议价能力,那么从经济增长来说,我们还需要关注跟改革相关的一切主题,推动一些投资机会,还有一些在新兴经济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里面,机会是非常多。那么前面也有说过,比如说像医疗保险、消费品、信息科技,这个都是跟日常生活非常紧密相关的行业,未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这个也是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前面说的这几个趋势,再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比如说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实际上应该是,如果我没有记错,我们是2011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在经济体里对GDP主要的贡献的来源,从图上可以看到,整个第三产业过去已经是发展很快,但是即使是在现在,如果跟一些发达经济体来比,这个比重还是偏低,这也就意味着不是说将来一定会到美国的水准,或者到德国水准,这个没有人可以预计准确数字,但是这个发展空间很大,这个是显而易见。还有包括第三产业的增长来自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相信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在国内一些大型城市明确可以感觉到,我可以说这个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这个趋势是不会随着GDP增长而改变,也不会随着经济政策改变,这个就是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所以由这个趋势所带来的一些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增长,那么这个未来的趋势也是很值得我们把握、关注的,大家一定会同意的,你不管说GDP上两个,上涨几个点,下跌几个点其实都没有影响,那么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基本面其实也是没有任何影响。
那么下面医疗也是一样,医疗,整个我们国内医疗保健支出复合增长率非常非常高,实际上我们比一些发达经济体整个医疗保健开支,还是很低,像刚才一样,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未来我们在医疗保健领域相关的,比如说一些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好,这样的一些上市公司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医疗保健行业首先它的议价能力是很强,我们投资者其实没有议价能力,上市公司利润空间很有保障,另一方面右边,现在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研发开支很厉害,意味着很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增长率,未来的预期增长率会很高,而且还有重要一点,我们去看这样一些医药公司,其实我们的对标,我们从来不是说要成为国内某一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觉得他们应该对标国际领导、全球领先的企业,这个时候我们在看这个上市公司估值的时候,到底贵还是不贵,PE值到底多少,多少倍合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我们一定对标的是国际领先企业,因为我们的研发实力,我们的很多比如说新药,还有目前新药在药监局一些准入的流程,其实都是非常国际化,那么他们未来在国际上的,国际舞台发展潜力非常大,这个也是移动互联,是我们另外值得关注的主题,我不多说,大家日常都能感受得到,大家每天多长时间花在手机上的,这个唯一的可惜,我们在A股市场可投标的不多,主要集中在港股和美股上面会比较多。
还有一个中国制造。其实过去几年,中国制造明显是处在全球行业分工最底端,比如说制造一些鞋、玩具,不断地向价值链上游在靠近,我们出口一些高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多,这个其实也印证了前面所说,我们看很多中国企业,看他的估值,看未来发展潜力,我们都是站在全球来看,我们都是强调来说它有没有全球竞争力,而不只是它在国内市场有没有竞争力。另外一点,国际化,其实也很重要,因为国际化的,包括(英文),现在更加便利的港股通,深港通,互联互通资金进来对国内市场影响很大,虽然到目前为止,外来资金在资本市场占比可能并不是很高,3%-4%,但是影响力很大,因为外资的很多持股是很集中,他们很多对基本面研究,基本面认识是非常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国内A股很多上市公司,特别一些今年涨幅比较高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在,如果你去看他的投资者披露,很多大的靠前的大投资,都是外资。那么从资金量上来说,有很多,有一些这样的公司可能已经投资占到20%多了,还有一些上市公司肯定前十大,前二十大都是外资的,那么这种投资其实是用很小资金量撬动了整个市场投资风格变化,我们觉得2017年整个A股表现之所以会这么分化,也就是表现在有一些板块,一些个股涨幅这么厉害,跟这个指数相比,指数的表现也就一般,分化这么厉害,其实跟这个有一定关系,而且我们觉得,我们让投资者关注,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趋势还只是开始,指望2018年,19年,整个A股市场投资风格转变,对估值,对不同板块的认识,这样一种转变,实际上还会继续进行下去,那么由互联互通带来的这样一种国际化的趋势,是我们投资者一定要关注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投资机会,另外也就是在这边,大家也看到,除了互联互通以外,在国际化上面大家关注的,A股纳入MSCI指数,我们预计到2018年,大家可以看到到2020年,2030年对A股配置会不停地资金,国际资金,大的机构投资者,各个类型的这些投资者,其实都会增加对A股配置,这部分新增基金,特别是对一些普遍受外资认同的板块,估值是有很大影响力。
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最后再跟大家总结一下。我觉得我们能够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做这样的分享,其实跟我们过去十年、二十年对中国市场,对中国业务远见分不开的,我们也是非常希望以一个新的洋私募的身份,跟在座各位业界同仁一起远见中国私募界未来,远见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也远见中国经济发展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郭春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