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6:43 《中国商界》杂志

  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周亚春

  面对粮食市场化改革和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政策性银行要通过把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科学发展观念。农发行要根据其政策性本质和金融企业的特点,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走政策性的发展路子,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政策性和效益性的同步增长。

  强化市场营销观念。这是农发行发展业务的当务之急。要善于研究现实和潜在的市场,善于研究各商业银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善于发展优质客户,形成自己固有的和有特色的市场,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强化风险防范观念。作为政策性银行,必须在执行政策的前提下防范风险,这是农发行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

  强化成本效益观念。有一段时间,农发行的成本是在无制约条件下发展的,效益高低也不是考核及经营的重点。表现为费用开支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性,不讲核算,不讲成本,机构的设置与业务量不成正比。因此,农发行必须讲究核算,讲究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强化创新观念。农发行必须在继承以往合理的因素和借鉴

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要敢于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上创新,敢于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创新,敢于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上创新,提高发展能力。

  建设“学习型银行”。一是教育和引导员工达到学习的共识,并树立使农发行矢志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信念。二是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并加强组织落实。三是领导带头,促进全员学习,并精心设计农发行的学习氛围。四是建立学习评价和激励机制。五是把创建“学习型银行”活动同培育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农发行愿景目标,将员工个人价值与其有机融合;全力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抱负。

  加强培训。一是坚持全员培训的方针,做好培训规划。既考虑眼前,又考虑长远。二是以工作岗位标准、工作质量标准、农发行发展目标为依据,确定培训内容。三是改进培训方法。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建立和发展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

  加强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工作。以确立农业政策银行的基本内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研究和解决农发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促进农发行的可持续发展。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贷款需求,明确功能定位。一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调查,以此来确定业务范围,以及如何发挥功能作用。二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创新业务,拓展其外延。三是发挥其政策性的引导作用,把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培植起农发行的优质客户群。四是尽快出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条例》,从法律上确定农发行的定位及地位。

  以利于经营管理为出发点,明确各级事权。本着权力重心下移,既“管”又“理”的原则,划分各级事权。一是尽快修定《授权书》,明确各级行权利。二是建立责、权、利相配套的事权机制。按照不同的级别划分事权,责、权、利相统一。

  以大力发展优质客户为手段,实现规模效益。一是制定营销方案,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列入项目库进行管理。二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由大众化同质型的服务向个性化层次化营销服务转变。重点营销一批优质客户。三是按照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划分客户类别,实施分级管理。

  切实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一是完善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严格执行贷款流程,完善信贷岗位之间的制约机制;建立信贷人员信贷资产经营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对信贷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二是加强对客户风险的监管。坚持贷款条件,对企业定期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贷款资格;严格客户信用等级评定,以此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平台;建立信贷风险内部识别、评估、定价和监控体系;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数据库,为风险测量提供强大技术支持;按照贷款性质的不同设置风险权重系数,按季测定各分支行的贷款风险度;加大对企业库存、财务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和频率;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的风险监管;对一般贷款实行严格的抵押担保,稳妥采取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建立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发出价格警示;鼓励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三是积极参与改制,全面预测改革成本,引导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要坚持“债随资产走”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落实银行债权,严防挤占挪用。

  加强成本制约,提高经营效益。一是积极组织开户企业的存款,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二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经营效益多元化,增强整体盈利能力。三是全方位加强经营核算,实行费用开支两分法,降低管理成本。四是完善结算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一是调整组织机构,实现扁平化管理。二是推进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激励机制,实现行员等级工资制向岗位绩效工资制转变。三是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协调、权力制衡的组织结构。要逐步构建业务操作、经营管理、决策支持三个业务平台,实现农发行经营、管理、决策的

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