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牡丹卡要走民族金融产业健康发展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2:55 金融时报

  牡丹卡要走民族金融产业健康发展之路——对话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

  记者 张正华

  据麦肯锡9月底公布的最新中国信用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信用卡发卡数已从2003年的300万张、2005年的1200万张,增长到了2007年的4300万张,规模每年翻一番。信用卡正迅速成为一项主流的银行产品。那么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之路如何?赢利模式何在?目前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竞争趋势是否合理?作为中国信用卡第一发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应该承担怎么样的责任?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与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

  记者:信用卡十几年前还只是少数人才拥有的金融产品,目前正在给人们的消费理念、甚至生活方式带来改变。这种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李卫平:可以说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的发展之路就是中国信用卡发展之路的缩影。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第一张牡丹信用卡,1990年先后加入了万事达国际信用卡组织、威士国际信用卡组织,由此开始牡丹信用卡的国际化道路。

  至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同业中率先成立了银行卡专业化经营机构——牡丹卡中心,实现了牡丹卡经营向集约化、效益化、国际化的转变。2006年12月,牡丹信用卡发卡量首家超过1000万张,消费交易额首家超过1000亿,确立了中国信用卡第一发卡银行的地位。今年,截至12月上旬,发卡量率先超过2200万张,继续领跑同业。可以说,这种变化既是有利的政策环境带来的,也是与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互动的结果,更是与我们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持卡人对我们的信任是分不开的。

  记者:既然中国信用卡发展道路与中国独特的国情相适应,那么,中国信用卡的赢利模式与国外相比是否也会有所不同呢?比如,国外信用卡的赢利模式依赖于透支,那么中国信用卡正确的赢利模式是什么呢?

  李卫平:我个人认为,发展道路对赢利模式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客观说,目前国内信用卡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持卡人特有的财富观念、消费观念甚至价值观念造成的。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也加剧了行业的微利甚至无利的现状。今天你免年费,明天我免年费,今天你送这个,明天我送那个。逐利使客户失去了对银行的忠诚,而无序竞争更使银行集体向客户“妥协”。现在,年费收入都是个问题,商户回佣也被商户压得很低。对于前者,我们需要有一个观念不断灌输、习惯不断培育的过程,对于后者,我们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的自律与责任心。这些问题解决了,有关中国信用卡的赢利模式的问题也就自然会有答案。

  记者: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信用卡第一大发卡银行,在获得各项荣誉的同时,是怎样看待一些来自外界的负面评论的?比如,网点排队时间长,办卡手续相对繁琐等。

  李卫平:牡丹卡是中国最知名、最受客户信赖和喜爱的银行卡品牌之一,也是每个工行人的骄傲。在荣誉面前,我们感谢千万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任,并因为这份信任更加感受到了肩头的责任。作为一个普通持卡人,我理解很多外界的评论,这些评论很多并非空穴来风。作为牡丹卡的领导者,我也常常会感到焦虑。焦虑这些问题不能在一朝一夕间解决。可以说,依托于母体银行的强大实力与牡丹卡的自身创新能力,牡丹卡在便捷、安全方面存在着绝对优势,在服务方面也有许多领先同业的亮点。但是,作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我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责任。1996年,工商银行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联合推行牡丹卡代发职工养老保险金业务。此后,多家分支机构为离退休人员开立账户,免费代理发放养老金业务并为多家单位免费代发工资。在这些业务为我们带来人气的同时,我们的网点排队现象也成了众矢之的。近年来,工行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举全行之力推动信用卡业务大发展”。在大力优化网点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电子银行及自助机具的投入,以解决这些问题。至于办卡手续与服务问题,我在此不想说太多,但我相信,过于简单的手续必然会造成其它问题。这些业务流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与一家银行的核心价值直接相关。至于服务,我相信,我们的客户已经感受到了变化。今后,我们将注重品牌建设,使我们的牡丹卡具有更好的认知度、满意度和美誉度。所有这些,不光只是为了引领行业良性互动,更为捍卫民族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毕竟,牡丹卡不仅仅只是一张信用卡。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