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在外”导致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原动力不足;
·我们在2009年的时候就制定了科技发展和创新战略,虽然当时认识相对肤浅,但当遇到颠覆性的危机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他时,真是松了一口气;
·引导大家去认识关注创新至关重要。只由领导人员的意志是不行的,只由几个科研人员、科研部门也是不行的,必须是全员参与,共同努力,走出困境
对话嘉宾:苏哲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轻太阳能公司总经理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环球创新论坛,我认为这个平台的推出非常及时。原因是:第一,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现在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整体处在一个下行的趋势中,大家对于创新的关注较上升时期更紧密一些。尤其是我们的太阳能行业、光伏行业正处在行业剧烈震荡期,各种信息满天飞。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实际上面临的是生存压力。因此,我今天来参加环球创新论坛,向各位领导、专家学习,领会谈话中的精髓,对于我们搞好创新工作更有现实意义。
第二,中轻太阳能从2005年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两次经济冲击,跟坐过山车一样,这也是整个光伏行业成长趋势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做出了艰辛的探索。对行业、对整个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这个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的途径中。企业在一次又一次的压力过程中走出来,创新难度很大。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咱们都是“三头在外”——原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核心技术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产品是向欧洲出口的。因此我们的技术创新在原动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我们的存量资产发挥最大作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做好技术创新,使我们的存量资产能够有效。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在探讨如何通过我们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的创新,使我们能够找到市场,能够搭建一个平台,在我们发展的同时,能够帮助我们中国的制造企业、光伏行业制造企业的产品、系统、设备能够走出去。
以我在的企业为例。中轻太阳能隶属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原来是外经贸部所属企业,是国家希望打造的产品进出口捷径。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当中,通用技术集团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搭建平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也借助于聚结的这一功能,实现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这是目前光伏企业在生产实际上受到重大冲击,市场几乎已经被颠覆的情况下,仍然能平稳、健康运行的原因之一,其内核是从创新的角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要摆脱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目前这种被动局面,主要是靠技术创新,还是靠管理创新,靠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是综合一起上?对于这一点,我们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寻。
2010年时,我们意识到行业开始下行,当时是2010年9月份,欧洲的港口出现了积压。我们首先做的是什么呢?是止血,降低损失。在降低损失的过程当中,我们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为存量资产发挥了最大的效用。管理创新则是在企业、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诸多深层次问题都暴露出来后倒逼形成的。
我的感受是,在推动创新的时候,第一点是企业的领导力,他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些变化。这个变化、过渡是创新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企业不可能做创新工作。因为在创新的各个环节,领导者的意志、一把手的意志是最重要的。第二点,战略的至关重要性。我们在2009年的时候就制定了科技发展和创新战略,虽然当时认识相对肤浅,但当我们遇到颠覆性的危机之后,回过头来看它的时候,真是松了一口气,说幸亏有这么一个战略,使我们能够在系统上思考应该如何脱困。第三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引导大家去认识关注创新至关重要。光由领导人员的意志是不行的,光由几个科研人员、科研部门是不行的,必须是全员参与,共同努力,走出困境。 (本刊记者林鹰根据论坛发言录音记录整理,有删节,未经本人审定)
相关组文
主讲嘉宾:
唐方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李保民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孙东升(微博)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符志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与质量部部长
原民辉 国防科技工业局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对话嘉宾:
田京海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
郭哲 科技部高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季卫国 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
陈江涛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晓云 中国移动(微博)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总经理
彭晓光 《环球财经》副社长、出品人
苏哲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轻太阳能公司总经理
周景勤 中国职业经理协会副会长、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赵刚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苏光明 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司长
陈宝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白益民 白益民产业研究所所长、环球财经编委
张捷 《环球财经》副总编辑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