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波司登风尚之髓:市场+创新=世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11:07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严娟娟 报道

  3月27日,北京饭店。那种由服装带来的特有的风尚和灵动气息在宴会大厅缓缓流淌。下午13时30分,“波司登”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向世界发布了2006/2007秋冬中国防寒服的流行趋势。至此,“波司登”已是第10次代表中国防寒服行业向流行趋势发布自己的预言。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在发布会结束后,对CIEN记者表示,目前“波司登”已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建立了销售渠道,将有设计师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设计出适合当地的产品,这是“波司登”近期走向世界的动作之一。

  中国的服装行业竞争激烈,而曾经以8台家用缝纫机、11位农民的村办缝纫组起家的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何以在大潮中崛起,在国内外长袖善舞,并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羽绒服装大型股份制企业之一呢?

  紧扣市场

  在CIEN记者对波司登的观察和了解中,记者发现自主创新和紧扣市场脉搏,是“波司登”的不二法宝。

  作为“波司登”灵魂之一的设计总监兼副总经理的朱琳从最初起就把她的设计跟市场紧紧地捆在了一起。朱琳从一次设计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人对服装的要求差异太大。北方人对羽绒服的要求是长、厚、封闭式的造型,强调实用性。

  而南方人只是偶尔穿一下羽绒服,所以需要像时装一样,装饰性更强一些,市场占有率是检验设计师的惟一标准。正因为如此紧贴市场和百姓生活,朱琳曾经设计的一个款式就卖出了50万件。而她的这种把握,也让她成为了中国为企业赚得最多银子的服装设计师之一市场也检验了波司登。

  据了解,2005年波司登实现销售收入65.13亿元,利税收入8.09亿元,“波司登”荣膺首届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品牌价值达70.21亿元。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表明,波司登羽绒服连续11年在全国市场销量及占有率排名第一,雪中飞羽绒服连续6年名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2名,康博羽绒服名列2005年年度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6名,冰洁羽绒服名列第10名,牢牢占据中国防寒服市场近50%的份额。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1万余人,总资产29.8亿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服装企业十强。2002年9月,波司登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向世界名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6家中国名牌企业之一。

  不断创新

  1999年,“波司登”成功进入瑞士,成为我国第一个以

自主品牌进军欧洲市场的服装品牌。同年9月,被国家纺织局指定参加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周”活动,2003年9月,波司登羽绒服、防寒服在羽绒行业惟一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商品免检认证,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强化国内防寒服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原创设计的基础上,波司登确立了“品牌先行、渠道跟进、合作双赢”的国际化战略,积极探索起自主品牌国际化道路。公司已与美国杜邦、日本伊藤忠等强强联合,“借船出海”,并成为BOSS、TOMMY、GAP、POLO、NIKE、COLUMBIA、ELLE等国际品牌的合作伙伴。

  在美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设立分公司(办事处),长期跟踪、把握当地流行时尚和消费心理,构建起独立的营销渠道和产品开发模式。目前,波司登羽绒服已成功进入了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士等国家市场,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在国际时尚的对接中张扬‘东方风情’,中国服装品牌才有可能早日在国际服装界赢得自己的独立、尊严与价值,进而实现品牌的‘永恒之梦’。”高德康如是说。其实高德康的这句话也是在说给自己的企业听。这种糅合中国元素的设计方式,对于国际市场来说,就是创新。实际上,在“波司登”眼里,说自主创新,倒不如说把民族的与国际的双向融合,似乎更准确一些。

  在今年

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韩晓鹏身穿着“波司登”设计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羽绒服,着实让世界眼前一亮。

  另据CIEN记者了解,秋冬旺季, “波司登”的设计师们经常深入国外市场的一线考察调研,通过销售反馈的信息对已有消费群和潜在消费群的文化修养、消费习惯、审美意识等研究分析,仔细揣摩、研究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在目标群体的消费个性中寻找共性,在服装产品的共性中寻找个性,同时把国际流行的时尚元素有选择地融入设计,在裁剪、用色、面料上不断完善,以保证真正用心灵为消费者做创造性的设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