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争夺发亮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7: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代 波 上海报道

  包括电工、照明、通风、楼宇智能等在内的建筑电器业在2005年可谓多事之秋。

  刚刚发生的法国罗格朗收购TCL国际电工事件令中国建筑电器行业集体吃了一惊,几乎同时,广东朗能则与世界500强的美国Honeywell展开全面合作,巧合的是,中国照明电工
的巨头,以股东回报率高而闻名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佛山照明,日前也被国际照明大王欧司朗收入囊中。

  一直以来低关注度的建筑电器业因此站到了风口浪尖。

  行业乱局

  目前中国建筑电器行业整体情况是散、小、乱、差。虽有一些知名品牌,但尚未形成绝对强势品牌。说到建筑电器,大家会想到朗能、TCL、松本、雷士,但建筑电器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曝光率很低,这几种品牌也没有对消费者的选择和打击杂牌企业产生重要的作用。

  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统计,在建筑电器行业中,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照明企业就有4900多家,小型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上规模的电工企业也在千家以上。尽管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基础薄弱,整个建筑电器业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单个企业竞争实力不强;其次,设备水平仍比较落后,国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较少;再次,产品结构不合理,耗能型产品比例过大,环保型产品比例小;大众型产品比例大,高档专用型产品比例小。直面国际化竞争,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将显得非常重要。

  有电气行业专家指出,其实这种乱局的出现,也是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就如同当初的家电行业一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中国建筑电器行业如何迅速跨过这种乱局,走向成熟。

  而在一些知名品牌中,却各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超越。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1980年代末,澳洲奇胜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电工品牌,之后直到1990年代中期,奇胜作为唯一的电工巨人长期垄断国内市场。到1990年代初期,松本电工在借鉴了奇胜先进的产品开发与管理模式,并以创新的专卖店销售模式开始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与奇胜并驾齐驱的中高档电工品牌。至1997年,松本电工由于内部分家,外界称之为“松本之争”而开始元气大伤。而1993年进入电工市场的TCL国际电工趁此机会,利用其大家电的品牌优势、高品位的产品定位及先进的营销理念奋起直追,并逐渐形成奇胜、松本和TCL国际电工三强鼎立的局面。2000年后,松下、罗格朗、西门子等国外品牌相继进军中国电工市场,国内市场国际竞争的白热化态势日渐加剧,同时随着建材超市大量兴起,销售业态也在发生悄然变化。国内电工市场呈现出了多元化竞争状态。松下、罗格朗、西门子等国外品牌将市场策略主要定位于国内大城市以及较高层次的政府工程攻关,这与奇胜向来重视的工程市场形成较大的冲突,并削弱了奇胜的传统工程竞争优势。2000年施耐德收购奇胜,奇胜历经几番波动,最终江河日下。而松本由于定位失误,企图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所作为,在国内小城市与飞雕等国内低档品牌进行贴身搏斗。

  而在照明产业,为争夺中国照明产业,近年来世界三大光源公司飞利浦、欧司朗、通用电气来华合资,分别建立了南京飞东照明公司、上海飞亚公司、上海GE通用电气公司、佛山欧司朗公司四个企业。日本松下公司在北京建立北京松下照明光源公司,东芝公司在福州建立芝光照明公司,台湾企业在广东、福建设立独资企业。到2002年全国电光源行业合资、独资企业约300余个。随着佛山照明与TCL电工二大巨头的外嫁,占国内20%的市场份额的华强照明只有独力支撑。

  集体意识

  面对国际建筑电器巨头的步步紧逼,中国建筑电器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突破,更需要整个行业的集体破局。面对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电器业的布局面临一次大规模的重组,优势资源必定向强势企业集中,而一大批规模小、品牌和品质竞争能力不强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壮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必将成为国内众多建筑电器企业发展战略的首选。

  素有“中国电器之都”温州柳市的民营电器企业,经历了价格战的折腾以后,几乎遍体鳞伤。当地一位电器老板感叹“价廉利薄,几乎每家公司都面临困境,价格战只是表象,行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技术”,而傍着技术优势的洋大佬则成为一种集体抉择。

  2005年12月,在建筑电器行业的另一重镇——广东中山,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与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宣布进行战略合作,借船出海,朗能将助Honeywell的渠道使自己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而在更早之前,朗能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放在了“内功”的修炼上。2004年,占地20万平方米的朗能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投产;2005年3月初,朗能斥资1亿元全面收购广东贝莱尔电气有限公司,挺进通风领域,确立了电工、照明、通风“三驾马车”并行的战略。

  但朗能们面临的挑战亦不言而喻。中国建筑电器高端市场几乎被西门子、施耐德等跨国公司垄断,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放下身段,进入低端市场,直接冲击国内的中小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几乎冲垮了国内企业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在行业资源整合阶段,如何顺势而为,实现优势互补,成为国际市场中的“发亮者”仍然前途艰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