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如何破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7:3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最近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以2002年12月29日五大发电集团挂牌正式拉开序幕为标志,至今整整三年。大家对电改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电改已步入深水区。下一步电改何去何从对电力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本轮电改的目标是政企分开、引入竞争、公平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不是就只有打破“省为实体”、厂网分开,把自然垄断很强的发
如何解决中国电力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呢?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行政手段来强化电力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建立详细的保证体系和措施,防止电力建设的大起大落。 因为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国家,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电力改革的模式。“市场无形之手”只有在市场化很充分的条件下,才能起到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一项改革必须要有相关的配套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要大力开发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国家要加大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支持力度,虽然它的电价高,但不存在隐形代价。中国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当前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 中国要转变以前电力供应一定要有很大富余的模式,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执行审批制。《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电力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政府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核准。企业必须承担“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这里如果是民营企业,私人资本,投资失误自己承担,但造成的社会损失、资源浪费也非同小可,但是国有企业,有种种原因投资失误,有谁承担风险? 电力改革还要做好中央和地方决策权限之间协调的工作,中央和地方对投资项目的权限划分后,要有机制防止钻政策的空子,把项目大化小;加强使用行政手段力度,强化问责制的力度。目前,在一味追求“政绩”的市场化条件不配套的情况下,只有加强行政手段,才能解决好计划严肃性不够、违规项目屡禁不止的问题;制定落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措施;加强电网建设,使之与电源建设同步,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整个经济效益;展开大讨论,集思广益。 读者 柯有荣 (作者系原国电长源电力股份公司投资部经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