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管理人员对全球经济的乐观情绪已经有所下降。据12月科尔尼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约1/3(36%)的被调查者持更为乐观的态度,而31%的人表现出消极情绪(去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0%和12%)。这项调查还显示,全球管理人员认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恢复面临现金储蓄过剩的威胁。
据报告,仅美国公司在过去4年中的储备现金就超过了1万亿。不仅如此,投资者对未
来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意味着资金将继续累积。全球管理层指出,需要改善自身资产负债状况。各公司储备的资金之所以创了新高,部分原因是对下一次经济低迷、来自股东的压力和相互关联的新商业危机的担忧。
然而,利润增长的迫切性又驱动着公司向海外发展业务。今年有54%的高级管理层称他们准备加大海外投资,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比例。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增加了2%,达到64.8万亿美元,这也是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首次出现正增长。随着跨国收购活动的复苏和竞争的加剧,全球化的压力与储备现金的比例形成了一对矛盾。
“全球高级管理层面临的一系列压力对再次活跃的外国直接投资起着调节作用。”负责本次研究工作的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董事经理Paul Laudicina说,“在这个风险重重的商业社会,提升利润的迫切性和国际并购活动的复苏,与股东保持缓冲现金储备的倾向之间构成了冲突。长期的恐惧心理会影响外国直接投资。但那些不采用战略投资方式进行全球化定位的公司,对竞争压力的抵抗力是最薄弱的。”
全球管理层对中国、印度和东欧的直接投资意愿达到1998年以来最积极的水平,对巴西和墨西哥的投资信心也有所恢复。
截至今年,中国已连续四次成为全球投资者最青睐的投资国家,而印度则首次在该排名中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美国从第2位下降到第3位,而英国维持了第4的排名。
几乎所有的东欧市场国家的排名都有所上升,与这些国家一样,投资者们更加看好中国和印度,认为这两个国家是创新的来源和富有吸引力的研发地点。研发作为一项全球化程度最低的公司活动,如今移动范围变得更广,因此发展中国家日趋成熟的知识中心对北美和西欧国家将构成挑战。
专项基金很难完全释放
在储备过剩的环境下,公司专项基金仍不会完全释放。
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一半以上(65%)来自全球最大公司的投资者表示已经建立了大量现金储备。在此期间,仅美国公司的存储资金就达1万亿美元以上。
根据全球投资者提供的信息,期望提升资产负债状况是近年来建立资金储备的最主要原因。而为防备下一轮经济萧条建立缓冲基金则是第二大原因,有38%的投资者在接受调查时提及了这点。几乎同样数量的投资者认为投资机会有限是设立现金储备的原因所在。而1/3以上的投资者提到,来自股东的压力(如,分红,股份回购等)是他们提高公司资金储备的主要原因。约30%的投资者提到了预期投资风险的提高,而大约20%的投资者则表示对外国直接投资评估的困难性成为他们储备现金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稳健的盈利状况和公司重组活动刺激了跨国并购这一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在去年,跨国并购的交易价值增长了28%,达3810亿美元。
现金储备比例过高的公司可能丧失市场地位,在商业扩张环境下甚至会面临恶意收购的风险。在主动提供调查反馈意见的投资者中,近50%说他们建立了专项基金,以备未来投资机会出现时使用。这部分基金如果没有得到使用,结果则可能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不过,这部分投资者提到,2005年他们计划的投资量仅为小幅增长,从52%上升到54%。
“在保持现金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并维持股东信心,以及海外投资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之间,公司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慎重的权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量增幅放缓,各公司保持现金储备,这样的形势看来,公司的专项基金似乎仍然不会被完全释放。”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经理Jonathan White说。
(本文由科尔尼咨询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