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2005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年会 > 正文
 

结构性缺陷导致竞争力下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 12:4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晓午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01年是个让资本市场难堪的一年。在2001年6月14日创出2245点的历史新高后,上证指数从此开始迈入漫漫熊途。而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来讲,2001年似乎也是一个转折年。即将发布的中国社科院工经所《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2001年前高于非上市企业,而2001年后低于非上
市企业。”

  “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比较,上市公司的竞争生存能力表现有所不同,前者的竞争效率高,而后者的规模能力强。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竞争效率的无效性高于中小企业,所以造成了中国企业竞争力这种结构性缺陷。”这是云南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教授的观点。

  企业竞争力陷入结构性怪圈

  就企业的规模而言,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规模远大于非上市企业的平均规模。这可以从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等三个指标得到证实。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认为:“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资本运作获得的;有些资源型、垄断型上市公司靠自身规模、对资源的占有,甚至垄断获取市场优势,加之
中国经济
的快速增长及对资源旺盛需求,进一步放大了它们的市场空间。这是上市公司在规模和绝对额上大大高于同领域的一般性企业的原因之一。 ”

  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反映营利能力的指标来分析,如净收率、总资产收益率,我国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2001年前高于非上市企业,而2001年后却低于非上市企业;从反映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来分析,如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周转率,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始终低于非上市公司。而且,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从总量上看,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竞争力在近十多年是大大提高了。然而,在这种提高的背后,是生产要素不计成本的高代价的投入。在这种旧有的投入产出增长方式下,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突出表现为规模竞争力,而在效率竞争力上,已经在三年之前落后于非上市公司。种种迹象显示,中国企业竞争力呈现结构性缺陷,一方面,规模大的企业竞争效率不高,如中国五大火电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全国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竟然全线报亏;而另一方面,极有竞争效率的中国中小企业始终难以长大,形成世界品牌。

  结构缺陷背后的制度软肋

  银河

证券宏观研究部宋国祥博士认为,上市公司竞争效率低于非上市公司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上市公司的结构问题,大多数是国企,与竞争性较强的中小企业比较,其竞争效率是低的;二是上市后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导致竞争效率下跌。《年度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企业上市融资的实际效果是:通过股票市场的资金吸纳作用,支持了上市公司的规模竞争优势,却以相对降低企业的效率竞争力为代价。

  “上市公司动员和集中了各行业的大量优势资源,加之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其资产额、产值、盈利额会大大高于一般性企业。就营利能力和产出效率看,相当多的上市公司低于非上市公司,这一现象凸现了我国企业结构和经营机制的深层次问题。靠垄断和资源独占的竞争力是不能持久的。”周立群院长说。

  部分专家认为,引起竞争力结构缺陷的原因在于更多的更好的资源,配置到缺乏效率的行业和企业中去了,而这些行业、企业多属垄断型、资源型企业基本上是国资控股;另一方面,许多成长性好的企业,尽管竞争效率高,但因为种种因素,并没有获得平等的资源支持。企业是国有还是民企造成了现阶段企业竞争力的结构性矛盾。

  在国字号当家的钢铁产业,这一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说,近几年来,民营钢铁企业在国家各项资源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像沙钢和唐钢等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多项指标上,它们的竞争效率高于宝钢、武钢等国有上市公司。但新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客观上限制了民企的发展。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竞争力的缺失原因在于委托代理激励制度的缺位。“从根本来说,企业竞争生存能力与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不是说民企就有竞争力,而国企竞争力就不强,企业竞争力的制度保障在于是否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激励制度。民企在公司小规模的时候,天然的会表现出竞争高效率性和高成长性,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后,就会面临现代企业制度和委托代理制度的建立,以此来保证在市场规模扩张同时的高效率;国企和上市公司规模很大,现在要面临提高竞争效率问题,这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委托代理激励制度。”曹和平教授说。

  不论是从所有制来解决企业竞争力问题,还是从委托代理制度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专家的观点基本上集中在企业制度这个软肋上。如果企业制度不能创新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将得出一个可能且可怕的结论:中国企业竞争力结构缺陷的长期存在将导致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下降。

  要改变这一结论,就必须改善企业竞争力结构矛盾。对于竞争性行业来说,如何打造出规模大的世界品牌成为企业家的梦想;而对于垄断性行业来说,如何建立更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提高竞争效率已成为国企老总们的当务之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