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2005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年会 > 正文
 

没有信用何来竞争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14:29 中国经营报

    作者:乾丰 来源:中国经营报

  自1996年A股市场扩容提速以来,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市场的市值规模都有了长足增长。遗憾的是,有关专家以公开数据为基础对市场的效率进行分析后,竟然发现上市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不如非上市公司,个中原因发人深思。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场对上市企业的选择出现偏差。实际上,那些近年增长较快的行业,比如保险业、互联网业的公司到A股上市的数量为零!即便是汽车和房地产业,其中的优秀代表挂牌的也是极少数。能源业中,中石油、中海油等也都在境外上市,久而久之,A股市场得不到优质资源的补充,丧失了资源配置的基础,自然会被边缘化。

  但上市公司

竞争力低下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信用文化的缺失。

  管理层激励,由内向外

  企业为什么上市?企业上市对公司的意义有两种,一是获得部分融资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外部股东的引进,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而A股的上市公司往往是把圈钱当成第一要义,而对改善公司治理不闻不问,上市公司错误地把上市当成了终点而不是起点。我们的视线中,把上市当成自己的公司认认真真进行经营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市场中把股权投资当成长线品种的投资者同样少之又少,所以,市场中根本没有股东文化,没有信用文化。

  经营者没有这种动力,股东的这种要求也相当低,上市公司既没有内部约束也没有外部约束。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环境下,上市公司不可能是一个利润的奶牛。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不到位,上市公司不可能产生内部约束。

  如果说股改以前,畸形的股权结构是个说辞,那么股改以后,这种局面有望得到逐步改善,但这的确需要管理层拿出魄力,特别是国企管理层的激励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是重大隐患。要知道,在海外市场中,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自己公司的

股票,是无法得到信任票的。笔者认为,从解决管理层激励开始,使经营者变成股东,使其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有利于股东文化和信用文化的建立。

  监管者约束,由外向内

  既然经营者和投资者目前尚不能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约束,那么监管者就必须给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和严厉的监管措施。我们会发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占用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尽管监管部门早已经明令该类企业进行人员、财务、资产的三分开,但实际上,上市公司的资产仍然有一大部分在实际控制人手中。

  由于上市融资是一种稀缺资源,由于这一稀缺资源是由“人治”来安排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类契约:一类是以公司招股说明书为依据的白色契约,它在表面上承诺了公司对股东的义务;另一类契约则是寻租人与被寻租人之间的灰色契约。前一种契约往往是摆摆样子,后一类契约才许以真金白银。清理这类契约刻不容缓,对违规者的姑息就是对守法者的犯罪,建设信用文化必须通过法制手段来进行。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有关部门已经痛下决心改变股市的现状,系统性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制度建设正逐步完善,而且,诚如笔者所指,尽管近年来上市公司的总体竞争力相对于非上市企业有所下降,但总体看上市公司自身的竞争力还是有所增长的,2004年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也表明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以上为股改的推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公司股票上市究竟会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化剂还是会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销蚀剂?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何时才能全面超过非上市公司,完全在于股改措施的虚与实,信用文化建立的快与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