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认证后中小企业出路何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4:12 新浪财经 | |||||||||
中国管理咨询网:于斐 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属于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80年代为8.5%,90年代为7.5%,预计2001-2010年间仍可维持在7%左右。
但是随着药品法的颁布,中国医药市场将更加规范化,对于医药工业企业而言,GMP达标是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医药工业在2004年7月1日前要达标GMP,否则取消牌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邵明立说,中国对药品生产实行GMP强制认证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立了符合国情的GMP认证的工作进程,按照药品的分类和剂型分别限期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1999年至2002年分别完成了血液制品、大输液、粉针剂和小容量注射剂的GMP认证工作,对限期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和车间一律停止生产。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实施GMP不仅仅通过最终产品的检验来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且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实施GMP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物的污染、混药和错药。GMP是药品生产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情况是残酷的,如果这样的话会有半数约3000家药厂届时被迫出局。此外,国家药品指导价格的调整,以及部分地区和部分品种的价格放开,医药产品的出产价和市场零售价之间的空间在缩小,中国医药企业将会不断兼并重组,合纵联合,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激烈竞争格局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到2004年6月30日止,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而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将可能会因未通过认证而被迫停产。而通过GMP认证之后的企业也有一部分存在着品种老化、设备闲置、新品跟进不利等问题,而其中30%的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特别是一些资金本来就短缺的中小药企业,花巨资进行改造后,却出现了“通过GMP却面临停产”的局面。“GMP改造热”令这部分企业必须面临银行讨债、新品缺乏、设备闲置、市场失守、人才流失的阴霾。“本来就资金紧张,再加上GMP认证,日子就难了。即使通过了GMP认证,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品种,确实很难。”在首届“中小医药企业生存与发展”论坛上,四川某制药企业董事长这样表述其无奈。据了解,为通过GMP认证,全国医药企业总投资1600亿元之后,却产生了60%的设备闲置及过剩的生产能力,GMP厂房多而利用率不足,导致大量资金闲置,这将成为近几年医药企业难以消化的阵痛。 2004年7月1日,有着近20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营养保健品厂停止了旗下经营多年的“养荣雀斑膏”药品生产,其原因是未通过GMP认证。据称,同仁堂医药保健品生产的这个产品未通过GMP的认证,是因为“改造所需的巨额费用与销售额不成正比”,停产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那么,众多的中小药企,面临GMP认证后的挑战,到底出入何在呢?蓝哥智洋行销机构的专家认为: 一.共享资源。中小药企为应对认证,大量资金积压在固定资产上,相应的会给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带来很大压力和风险。这时候,应该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多方寻求实力强,品牌响的大型药企作为对方的加工基地,盘活闲置设备,以尽快改变生存窘境。事实上,许多著名企业也正需要这样贴牌和代工的生产方式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完成产业链的价值重塑和再造,再或者通过双方协商,由对方以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把中小药企纳入集团化整体战略运作体系,保留中小药企原先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灵活生产批量小、实效强、成本高的单一品种,以最大化的满足细分市场目标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为大企业的专项配套服务和补充能量优势。 二.深挖潜力。中小药企可与一些上规模、讲信誉的代理商、经销商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借助对方的资金、网络、渠道等自身不具备的市场优势,专门专业生产,严格确保生产质量,营销上则实行外包,也可为对方进行贴牌,以节约成本开支,降低市场风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三.相互整合。尚未达标的几个中小企业可相互整合,树立起战略发展观念。每家只需少量投资,以自身相匹配的技术、业务、物流等资源进行横向联合,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融、风险共担,把人员有机合理的分配使用,这样目标清晰有利于在区域经济中站稳脚跟,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浪费。 (稿件来源:中国管理咨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