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宏创始人施振荣先生
采访 邵忠 文字整理 于茜
“我是可以学习的”
邵:您在一次讲话里谈到,王永庆是不可以学习的,而您是可以学习的,为什么这样讲?
施:因为王永庆的业务都是很大规模的。
邵:但是他也是这样慢慢做起来,不是一下子做大的吧?
施:大家对他的管理很感兴趣,但在他开米店的时候,没什么可学的,可学的是他在台塑的管理模式。他的模式就是追根究底,而且规模都蛮大,管理也是集权式的。如果没有很强的资本、管理制度,是不可能通过集权管理那么大的组织。他的管理制度很强、规模也很大。而我的经历是无中生有,现在很多年轻人创业都是无中生有,所以我的理念和想法更适合现在的创业人。
邵:您创业中的哪些经验最应该学习呢?
施:实际上就是一步步的学习。因为刚开始起步时,一定要追求一个可以取得小成功的循环模式,要做成有利可图的模式。如果还没有达到那个模式就不要扩大,因为创业本身是个持久战,而创业时可获得的资源本来就少,错一步就会损失很大。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所以我讲求一步一步来。
邵:但是现在年轻人心急,一下子想要做到很大,有什么好的方法劝诫他们?
施:创业首先一定要量力而为,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过去成功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未来的发展,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对自己做长期投资,不要只顾建立公司的核心能力,也要重视投资自己的成长。如果是为了让自己成长的话,最好开始时小小的,这样失败了代价不大,成功的话也来得及扩大。否则好不容易成功了,后来被其他公司并购了就没戏了。
企业在不断成长的时候,每一次的赌注比以前大很多,只要一次失败企业就会垮掉了,所以为什么要把赚来的筹码一次都用光呢?除非成长是通过风险基金的安排,别人跟你共同承担风险,赚钱就要分享,以便为下一次做准备。
邵:您用人的尺度的标准是什么?
施:提拔下面的人才。宏的理念是“不留一手”、人性本善、传承、培养接班人。这里面的确会有不对的失误的地方,但算总账会比较有利。像我现在还是胜任的,但年纪大了体力不足,就必须要让下面的人提早接上来,而我就可以做更高层次的东西。说到用人,如果你不相信别人,自己就会累死;而用人,会被骗,但总不会骗光,总是有一些人是靠得住的,即便1/10的人出问题,但总账还是会赢。而且提拔人不是看第一印象,是长期观察后的决定,不可能一下子放手。
“成熟产业国际化只能选择并购”
邵:您怎样看待全球化?很多大陆公司都在全球化,但好像是买个国际品牌来立刻变成国际化。
施:这里面有两点,一个是传奇,另一个是企图心。传奇引起企图心,做对了就是传奇,但过程中需要对的策略、恰当的切入点,一步一个脚印,还要团队的精神,借“势”(内部人、外部伙伴),这些全都要配合,才能最后成功,也就是成就了传奇,可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传奇。所以我们看一个传奇,不是去看结果,要吸收传奇里面的关键因素。
邵:您看他们全球化的行动会怎么想?
施:大家都要有所突破,都要有企图心。只是要考虑用什么方法,如果从联想的角度,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只有这个机会,明基也是一样。要掌握这个机会,必须承担风险,因为在成熟的产业里很难自己开创机会。
不是企业要不要国际化,而是当规模到一个程度,要高度成长,就得国际化、多元化。多元化不一定成功,因为各方面都已经有人做了。而国际化,尤其在成熟的产业,必须通过并购。但宏的发展却不一样,虽然是产业的领导,但当时规模小,是随着产业的成长一起成长的,国际化之路也是花了25年慢慢做到的。现在的企业,只能通过并购成长,代价是会很大,但没别的办法。
邵:目前大陆已经有了品牌概念,以前只有产品概念。您很早就有品牌概念,那么从产品到品牌,您认为最关键是什么?
施:我的《品牌大战略》就讲这个问题。简单来讲,有了品牌这个概念,就得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创造品牌价值,如果是为了品牌而品牌,没有把生意的本质弄对,是不一定有效益的。基本上品牌就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跟业务本质整合在一起,不是单独思考出来的,也不是企业中另外一个部门。产品品质很重要,就有专人管品质,发现品牌很重要了,就有专人管品牌,这不对,产品和品牌在所有的企业活动里面是同时存在的。你会发现,很多企业不管品质或不管品牌,但效益开始时不一定差,可重要的是他们通常不能持久,若算总账一定是不理想的。
邵:什么叫企业家精神?请评价一下中国大陆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家。
施:任何人在特定的目的,以有限的资源,通过不断的改善,通过组织、创新,才能以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这就是企业家的精神。大陆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是经济高度成长的。像联想一样,有机制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里,会相对辛苦一点。大陆的企业家困难的是,大陆的机会多了,而且本来大陆有国际化的意识是比较晚的。再加上早一代企业家,英文能力一般不足,这不是因为素质不足,而是国际化程度不够,其实我一开始英文也很不好。台湾的企业家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内需的市场上成长起来的;另一部分是以外销为主白手起家的,他们通过给国外厂商代工的机会,建立了很大的规模,但事实上他们的国际化脱离了对市场的了解。大陆企业家对自己的市场很了解,台湾是对制造工程、流程的了解比较强。
“退休首先是经验分享”
邵:您是60岁离开宏的,算起来比较年轻(比如柳传志也是如此),我看有些行业的CEO七八十岁还在位,所以这是不是IT行业的规律?
施:这要谈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产业的特质,还有一个是我本身的愿望是想再做一些标杆的事情。从产业特质来看,如果要考虑到企业的永续经营,假设晚交班,接的人年纪也过大,但假如挑太年轻的人,会担心他能不能胜任,这就是在考虑企业如何生生不息的问题。因为这个产业变化太大不宜太晚交班,像王安交给他小孩子时就出了问题,所以这是跟产业相关的。另外一个方面,我60岁退休,是还想创立一些事情,一些可以成功的事情。还有,我退了后宏越做越好,事实证明,虽然只有9个月,但目前看来交棒很顺利,这样企业生生不息的传统也会随之奠定下来。我最近去承德,听到个说法,说康熙做了那么久,虽然他很成功,但是种下了未来失败的种子,后辈很难接手。这个典故我事先不晓得,但归纳起来很有道理的,站在为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也是作为最大的股东从最大利益的思考点来说,都当然希望企业未来不断地成长。从精神层面来说,也可多有些机会为社会贡献,可以把自己的心态做一些调整。
邵:那您的儿子会不会不开心,怎么处理家庭问题?
施:他从小学、中学就知道他不愿意做,所以实际上需要说服的是我自己。我也想明白了,这里面有三个不公平,第一对人不公平。第二是对小孩子不公平,他不是天生就要接受他不喜欢的东西,会给他造成很大压力,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人生都不是最好的选择。第三,可能对我的财产不公平。所以我想通了。小孩子他们也很高兴,他们已经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自己创业的路子,虽然现在很小,但比大公司压力小,而且挑战相对少,他们一定更能享受。
邵:您现在有些像是在做自由公司,据说您在创业之前想做大学的校长,现在是不是要实现这个梦想?
施:首先是经验的分享,这里面延续了宏集团发展理念中所谓“不留一手”的观点。另外一点,我在经营的时候,为了经验的广泛应用,已经独创了一些理论,像微笑曲线、价值公式等等,所以本质里面,我在企业就有学者的特色和本质。所以,我现在是单纯在分享,智融只是减少经营方面的压力,因为不必要对50万的股东,不必要每一季都要做最好。现在不承担这样的责任,对于我在经验传承方面还更积极有效,我的风格是不会走回头路。不管是智融、标杆学,整个系统都具有同样的精神,希望未来能通过更有效的培训或教育的形式,事实上,我们讲的是效益结果论,不拘泥于用什么方法,会多采用未来的、更有效的方法。
邵:您是把智融当成商业体系来运作吗?
施:不要说智融,从宏创业第一天我就认为,我做的必须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反之就不会做。我把企业经营好是公益,赚钱只代表我做得成功。我退休后有一样的观念,赚钱的压力减少了,但如果不赚钱,就没办法代表做对了事情。我现在有纯公益的机构了,在办一些活动,也是希望能赚钱,但钱是捐出来服务社会的,模式只是变成无形的东西。但也不是都会获利的,比如对文化的建设。但从经验分享的角度,我希望能产生获利的形式。
邵:以前经营电脑,现在经营人脑。经营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施:这两个在我创业的时候都是很新的。电脑当时对华人很有吸引力。经济体制里面有金融业也有智融业。智融业应该是什么样呢?美国有咨询公司什么的,但没有智融业这个提法。我也不知道智融业的定义,我只相信,智融业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何管理这些人脑、这些智慧?智融业里有很多挑战的地方,也因此引起了我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