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海尔竞购美泰 > 正文
 

私募基金现身海尔并购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 11:52 和讯网-《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何华峰/文

  在海尔的美国收购案中,华尔街的私募基金扮演了重要角色。

  6月20日,美国家电制造巨头——美泰克(Maytag,纽约证交所代码:MYG)公告称,中国的海尔集团已经组建了竞标团,并已向它发出初步收购建议书。

  美泰克的年营业额为47亿美元左右,是美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但该公司近年经营情况每况愈下。一旦收购成功,海尔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厂商之一。这也将成为继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中国企业的又一重大海外收购。

  引人注目的是,与海尔合作的是两家在美国颇具知名度的私募基金——贝恩投资(Bain Capital)和黑石投资(Blackstone Capital)。在此前的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和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电讯案中,私募基金的影子也曾闪现过,不过均没有海尔收购案来得那么突出。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评价称,“这是美国私募基金第一次尝试将中国产业资本带到美国。事实上这种需求很大,中国企业手里没有足够的现金去做真正的收购,往往需要境外金融资本的介入,而国际金融资本也看到了产业整合的趋势。”

  海尔此次是以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的名义出面的,竞标团的出价是每股16美元,高于主要竞争对手瑞坡德(Ripplewood Holdings)领导的竞标团的每股14美元的出价。瑞坡德也是美国的一家私募基金。

  与中海油收购Unocal相仿,海尔竞标团的收购建议比对手瑞坡德的晚了一个月左右。今年早在5月19日,美泰克发布公告称,瑞坡德已经与它达成了收购协议,计入瑞坡德代为承担的9.75亿美元债务,收购的总金额为21亿美元。

  海尔集团与私募基金共同达成的收购方案,目前还难以获悉详情,但双方的结合并不令人奇怪。一家知名私募基金的董事总经理认为:“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家电出于全球过剩,不好经营。美泰克必须将工厂迁到亚洲或者中国——这就是私募基金为什么要找海尔。”

  尽管在中国业务并不活跃,但贝恩投资和黑石投资在美国却是非常主流的基金。贝恩投资成立于1984年,迄今已经完成了200多个股权投资,总值超过170亿美元。黑石投资从1987年开始就成了私人投资的领导者,管理了超过140亿美元的资产。

  私募基金的现身,大大提升了海尔的资信能力。一位从事私募基金投资的银行家说,海尔与私募基金组成了合资企业,私募基金作为竞购团的股东,对卖方很有说服力。“在并购中需要确定的一点是,交易时买方的财务安排不会出问题。”

  海尔的初步收购建议书显示,美林将为此项收购提供债权融资。这也应拜贝恩投资和黑石投资所赐。

  过桥贷款是收购中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海尔在海外的上市公司规模很小,因而过桥贷款十分不便。联想购买IBM时,过桥贷款是重要的融资方式。这部分原因是由于联想的股票是香港上市,市值大,流通性也好。中海油在收购Unocal的要约中,高盛、摩根大通和中国工商银行向其提供9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

  高盛亚洲副董事长、直接投资部联席主管宋学仁认为,海尔模式代表着未来趋势。“对于私募基金来说,中国现在到处是全世界最热的市场——无论中国作为投资方收购海外资产,还是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来收购资产,因为中国经济的成长提供了很多机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尔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