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7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实录(9)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7:36 新浪财经

  

2007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实录(9)

  2007年7月12日,由新京报主办的“2007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暨阳光食品运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分论坛二“标准化和大众食品安全”全景。(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题二:标准化和大众食品安全

  主持人:标准化问题刚才几位嘉宾或多或少提到了,提到标准化,很多朋友会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啤酒甲醛事件,欧盟、日本把我们的啤酒都下架了,根据他们生产标准不允许将甲醛加入啤酒当中的,根据中国啤酒生产标准可以适当加入甲醛,这是两个国家和系统之间的标准之争。

  首先请北京市政协委员强磊、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泉、味滋康(中国)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政燮、九合食品总经理高青山,天换营养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总裁李百吉。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如何让标准化成为大众

食品安全的一个保障?对于这个问题请各位说一下主要观点。

  强磊:我认为标准化对食品安全来说至关重要的,应该是第一道防线。

  张海泉:标准是一个要求,你要生产这个产品要达到什么要求,中国有一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沈政燮:作为一个行业的生产人,食品标准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

  高青山:标准是安全的依据,也是安全的保证,有了标准重在执行标准。

  李百吉:标准可以分为国标企标,国标是国家政府的事情,企业标准是企业或者行业的事情。

  主持人:谢谢五位的精彩开始,在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的就是现在标准的现状是什么?

  强磊:目前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一个真空地带的改革,还有一个是标准化太乱,第三个是太低,第四个太抽象,无章可循没有依据,再一个和国际不接轨。我不同意上一轮讲的,这个标准是不是非要一样,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

  主持人:一个真空地带,第二个是太乱,第三个太低,第四个太抽象,和国际不接轨,其他几位觉得在标准化过程当中存在问题是什么?哪些需要尽快建设的?

  张海泉:强委员说的观点我是同意的,另外国家出台的标准,比如瘦肉精卫生部门提每公斤不能超0.5毫克,农业部2毫克,国外的标准是0.5到1毫克是允许的。所以咱们国家农业生产这么分散,包括农资这一块,饲料、添加剂药品这一块跟国外无法相比,反而提出这么高的标准,这不太现实,好比让一个三岁小孩,非要让他举起100斤的东西这是不现实的,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我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由加拿大引进一套水培蔬菜栽培系统,在加拿大硝酸盐不作为检测指标,在中国看的像恶魔一样。我不是说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对一种物质对人体危害不能单一的看,要综合的看。

  另外政府执法部门不到位,还有媒体的误导,我感觉特别看每周质量报道,都是报黑暗名,没见过质量报告报哪个企业是守法经营的,是为老百姓负责任的。因为这样报以后,为老百姓提供信息是对的,但是是不是能提供一些正面的。不然我们这些规范的企业很难受,人家说你们企业是不是也这样。

  主持人:刚才张先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目前制定国家的标准是低还是高了?可能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情况。

  沈政燮:我感觉到,标准的起点不统一,地域不统一,执法不统一,那执行起来就更无法统一了。我认为随着全国,特别中国整个的水平提高,特别传统农业发展很快,应该与时俱进适当提高标准,对于能生存发展的企业来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酱油行业属于技术含量很低的,都叫酱油,内在质量有很大区别,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大大不同,正因为我们标准低,造成了良莠不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