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价:一笔糊涂账的由来(1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6:22 中国经营报
报道反馈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院长王新奎: 金融开放要有节奏 本报特别报道《外资“围剿”股指期货》引起两会代表、委员关注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股指期货什么时机推出? 王新奎:股指期货还可以充分研究,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推出,不要着急。我认为首先要把资本项目管理好,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这里,美国要求我们把资本项目开放,压力来自于汇率,但是它也希望中国有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因为我们的经济不稳定,对它的影响也特别大,在战略层面还是可以考虑合作的。 《中国经营报》:我们目前应该怎么来认识股指期货? 王新奎:我觉得股指期货的意义在于两条:第一,我们的证券市场本身不完善,市场基本还不具备发现价格的功能,市场本身的价格和企业的价值是背离的。这也是股票市场发展的一个过程。 不去实践,怎么能建立起好的机制?投资者是这个市场最大的群体,当投资者不具备这个素质的时候,怎么能理性的去发现企业的价值?如果不让投资者去有机制的市场投资,怎么能培养理性的投资者?这是一个鸡和蛋的关系。 第二,我们国家包括全球市场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产生的问题就是需要投资和消费。那么就必须要求市场提供一些新的产品来吸收流动性。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讲“供需不足”,这里也包括金融产品的供需不足。所以,产品供应不足,流动性过剩,必然会造成金融产品价格的暴涨。有了更多的金融产品的推出,金融产品的价格就可以平衡下来了。通过对包括B股的股改,把国有股份推向市场,很好的吸收了社会流动性。所以,推出股指期货是有必要的,不要把流动性引导到消费市场上去,这对CPI的伤害性太大。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股指期货什么时机推出才能有效避免成为炒作的工具? 王新奎:股指期货的问题关键在于两点配套措施:首先是我们的监管能力。金融开放不能离开监管能力去谈开放,你有多大监管能力,就有多大的开放空间。如果你的开放空间超过了监管能力,那么势必会造成一场灾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 监管能力是很容易从监管形式上去做到的,国外都有成熟的监管经验,比如新加坡、纽约、伦敦等等,搬过来就可以。 但是,关键在于执行能力,我国往往认为“照搬过来”的法律都是最好的,但是往往都是选择性执法,随意性非常大。监管不是靠方案,而是靠监管的执行能力。 其次,这体现在宏观调控能力上。我在讨论会上的发言说过,按照铁三角理论,有效的货币政策、汇率市场化、资本自由化,这三个政策不可能同时实施,只能同时执行其中两个。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关注有效的货币政策。 第二目标是我们要分阶段实现汇率市场化。接下来是资本项目,这是最大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主要是体现了资本项目没有管住,怎样造成外资非法流入的,怎么能换成人民币?这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到了完善结售汇制度,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