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价:一笔糊涂账的由来(7)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6:22 中国经营报
王志纲认为,当土地收入成了第二财政,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的财政来源时,政府也就自然会积极推动地价上涨。 “企业、政府、银行三家配合,还有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推动,中国房地产上涨的高潮就到来了。”王志纲说,房地产业的飙涨使整个中国的主要资源和资金基本上都在房地产或不动产上。 王举例说:“像海尔这样的制造业,已经做到上千亿元规模,但是利润还不如一个地产商卖几栋楼的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基本上是东西南北中一起往前冲,搞实业的人也都来搞房地产。僧多粥少,土地资源不足,地价和房价继续上涨。” 对此,倪鹏飞提出的忠告是:“政府既要关注房地产业,也要关注民生以及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调控的变化 在专业人士看来,近来一段时期的楼市震荡证明2007年的一系列调控措施似乎终于起效了。2007年出台的调控相较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只是通过行政的手段来左右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说:“从供给的角度看,这几年北京的土地供应一直偏少,去年开始突击供应土地。按照政策来讲,今年底明年初,一些地就要进入市场。来广营地区一下子供应四块地,200多万平方米,顺义马坡也有好几百万平方米,而且都要求4个开发商、3年内开发完,房价怎么可能起得来呢?” 另外,政府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的提供平衡了供需矛盾。这一政策趋势会让保障住房与商品房分开,分清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健全。另外,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相关新政策对老百姓的心理预期产生了影响,“过去开发商就是利用老百姓关于房价永不会跌的预期。”倪鹏飞说。 更为重要的是,2007年,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的调控使出了凌厉的一招:紧缩信贷。对于房地产这一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此举等于掐住了企业的一大命门。 2007年9月27日,银监会颁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率提高到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配合此政策的还有二手房转按揭暂停等。2007年12月11日,央行、银监会又对第二套房界定定调,称应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已利用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再次申请房贷,将视为购买第二套房。 政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稳定房价。事实上,除了央行和银监会,其他各部委也都适时参与到稳定房价的工作中。根据统一的目标,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对口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宏观调控实施以来手段最狠的一年。 在更宏观的层面,中央银行连续加息6次,7次上调银行准备金利率,都是为了遏制经济增长的过热因素。货币适度紧缩政策也转变为货币从紧政策。土地和金融并称房地产商的两大命根,货币从紧政策从根本上抑制了房地产投资的过热。 “这次调整对房地产业是很有必要的,能够促使这个产业向理性回归。”倪鹏飞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