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2007 等待之年(18)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 12:05 《财经》杂志

  欧美对华贸易政策同步趋紧,国内经济增长转型挑战迫近

  贸易:前有难关

  □本刊记者 楼夷王丰发自北京 本刊特派记者李昕发自美国首都华盛顿

  在令人炫目的快车道上奔驰十多年后,中国对外贸易驶到了拐角口。

  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中国外贸依然风光无限。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仅仅入世五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举足轻重。

  同时,中国在地区自由贸易谈判中也斩获颇丰。继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之后,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自贸区协定;与

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冰岛、新加坡启动或继续自贸区谈判。

  不过,在表面风光之下,中国外贸却遭受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提出更高要价,施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意味着中国外贸多年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将发生根本转变。

  中国外贸何去何从,2007年将是转型之年。

  “利益相关者”潜台词

  2006年以来,一个新标签——“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出现,标志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华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这个说法源自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在2005年秋天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希望中国成为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此说随后出现在欧美诸多对华相关文件以及领导人言谈之中,并被国际上广泛引用。这一概念在确认中国崛起、并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提下,有一个潜台词:中国应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2006年4月和10月,美国和欧盟推出新版对华贸易政策文件,在贸易领域对“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作出了明确诠释:切实履行入世承诺,尤其是保护知识产权等;超越入世承诺之上进一步开放市场,尤其是汇率改革以及金融业、电信业等敏感的服务行业开放;更积极参与多哈回合、二氧化碳减排等国际重大问题。

  这与中国自我定位显然有很大差距。作为“发展中大国”和“WTO新成员国”,刚刚结束五年过渡期的中国强调“新成员国待遇”,并不乐意在多哈谈判中做过多让步,更不愿意在多哈谈判结束之前单方面给予欧美等国更进一步的开放承诺。

  显然,此时的“利益相关者”说法为欧美等国家对中国施加双边压力提供了最新砝码。在这个标签之下,凡事关“维护国际体系责任”的要求都可以提出,而无须局限于入世承诺或者多哈谈判的时间表。

  中美贸易:硝烟渐浓

  “2007年,关于中美贸易我们会看到很多很多的行动,”华盛顿资深政治评论员布鲁斯斯托克斯(Bruce Stokes)说。

  此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对布什的贸易政策言听计从,在2006年全年关于贸易的听证会尚不到之前平均的三分之一。但支持工会和中小企业利益的民主党掌控国会后,势必在贸易政策上更加强硬。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加上2006年总计2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自然首当其冲。

  “美方现在最广泛认可的办法是反补贴,”国会贸易金融特别研究员韦恩莫瑞森(Wayne Morrison)说。2月2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已经启动了WTO诉讼,进入磋商阶段。美方指控中国的税务政策为进出口提供补贴。这项指控涉及近55%的中国公司,是目前中美贸易纠纷中覆盖面最大的一起。美国商务部在去年底也已发起一项反补贴调查。一旦成功,即使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公司也可以告

反倾销的同时告反补贴。中国政府已经在国际贸易法庭起诉美国。

  知识产权保护是中美之间另一焦点。今年美国也很有可能在WTO发起相关诉讼。但美方要发起诉讼并非易事。此前的知识产权官司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或者产品,还没有向一个国家的执法情况发起诉讼的先例。

  潜伏于种种议题之下是美国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的看法,其形成和改变都非朝夕之功。“中国是全球化的象征。美国既担心中国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会挑战自己的地位”莫瑞森说。“只要中国公司能从银行拿到低息贷款,人们就会认为中国政府为他们提供了财政补贴;只要他们还是国有公司,哪怕日常运作已经商业化,人们很容易将其代表政府意志。”

  中欧贸易:波澜不惊

  欧盟在2004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面对2005年即达到1316亿美元、仍在迅猛增长的对华贸易逆差,以及欧盟内部保护主义力量的强烈不满,曼德尔森等欧盟高官不时释放出抱怨双边贸易关系“有失公平”“亟待改善”等强硬言论,引发观察家们的惊呼或是业界的恐慌。

  但是,中欧双方往往能够在贸易战即将到来的最后一刻表现出惊人的灵活性。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曼德尔森在马拉松式的谈判后满面倦色地握手言欢,也成了双边贸易关系中的经典镜头。难怪布鲁塞尔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员阿克塞尔博考夫斯基博士在2月3日发表于《亚洲时报》的一篇评论中表示,在欧盟于2006年10月出台了新的对华贸易政策文件之后,“多年来一直处于中欧贸易议程上的那些问题和话题,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仍将存在。”

  在欧盟对华贸易政策文件中,一个新的进展是,欧盟开始强调人民币汇率问题。该文件提出,中国因为汇率问题在中欧贸易中获益,并强烈要求中国进行汇率改革。而此前,欧盟并未像美国那样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在不少观察家看来,这是欧盟立场逐渐向美国靠拢,双方联手施压中国汇率问题的迹象。

  然而,一位驻北京的欧洲外交官对《财经》说,这只是欧盟内部主张自由贸易力量与保护主义势力暂时妥协的结果。“有关汇率的言论,仅仅是曼德尔森先生在口头上应付那些保护主义者的表现,”这位外交官说,他并不认为汇率是一个令欧洲真正耿耿于怀的问题。

  无论如何,这一新动向再次提醒中方:欧盟内部不只有一个声音。在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后,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其决策过程愈加复杂和漫长。而随着东欧新成员国的加入,欧盟重心再次东移。为了维护经济相对较为脆弱、对制造业等低端产业依赖较强的东、南欧成员国的利益,保护主义声音在未来几年的欧盟贸易政策中必将有所上升。去年10月出台的新对华政策文件,也是多方谈判和妥协的结果。

  了解该文件制订过程的外交人士表示,该文件在最初版本中,对中国的经济定位十分苛刻,在某些方面甚至提出了高于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要求;后来经过中方外交努力,言辞才有所缓和。但是,该文件仍旧用15页的篇幅提出了一系列抱怨和要求,包括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法律环境、补贴、汇率、环境、气候和能源安全等等。

  在这些要求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是,欧盟正要求中国主动在环境、气候变化和国际能源安全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几个月来,包括贸易委员、对外关系委员、环境总司司长等多位欧盟高官在来华访问中处处强调“中国责任”,尤其是曼德尔森在去年11月访华时提出“应该把气候变化问题纳入贸易谈判”,是最为直接的信号。

  欧盟通过呼吁“大国责任”,共同开展二氧化碳捕捉与储存的技术研究等手段,希望尽早把中国纳入全球减排行动中来。作为双边关系的重中之重,贸易自然是促进这一进程最有力的渠道。可以想象的是,气候因素的加入,将为今后的中欧贸易关系增添新的“摩擦点”。

  技术性壁垒增加

  不过对于许多出口企业来说,影响更大的则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即对出口产品日趋严格的环境、安全、卫生、信息等各方面的技术标准。

  据2006年12月商务部发布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全球以及中国面对的贸易壁垒中,技术性壁垒已经占到了总数的2/3,2005年国际技术壁垒给中国带来了高达691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2006年以来,欧盟颁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禁止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给中国机电高新产品生产企业增加了成本。而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则给中国农业出口带来重大影响。随着关税等传统壁垒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对以廉价为特征的中国商品造成重大冲击。

  当然,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在对一部分企业关上大门的同时,却为更有实力和做好准备的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有利于企业的升级换代。

  事实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已经作为下一步中国经济改革的要求,写入十一五规划。人们意识到,过去简单依靠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更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去年以来,与中国外贸密切相关的劳工、环境、汇率等各方面环境均已出现变化。然而,改革持续十多年以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企业的大规模低价优势在很长时间内依然会具有生命力,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中国出口企业将需要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转型。

  贸易平衡难题

  对中国政府来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解决贸易平衡问题。

  中国在2006年创下历史最高顺差纪录——1774.7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1.74倍,2004年的5.54倍,2003年的6.92倍。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将“贸易顺差过大”视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对外关系的焦点。他表示,要把减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从片面追求出口规模和顺差转向追求出口质量和贸易平衡,希望地方上不要再盲目下达和考核出口指标。

  2006年10月发布的《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方案》第一次给贸易平衡设定了时间表——2010年,进出口调控目标为2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

  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目前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24%,相当于目标速度的两倍之多。

  不过,在一些观察家看来,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纵然必要,但并非贸易平衡的解决途径。产品升级换代以及更多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只会增加出口额,进而增加顺差。还有观点认为,尽管需要改变外贸增长方式,但没有必要强调减少顺差。

  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变化之迅猛超出一国政府的控制范围,也因为巨额贸易顺差本身是这一系列变化的结果,而非肇因。经过十多年国际分工变迁,形成了这样一个产业链条:从日本、韩国、台湾省和东南亚进口零部件,在中国加工制造,向欧美出口制成品。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贸易顺差从东南亚、台湾等地转移到中国。

  无论是否愿意,国内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国外的压力,终将把中国推向下一个转弯口。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转身,对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