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2007 等待之年(1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 12:05 《财经》杂志

  “中国因素”带来的机会不会永远存在

  香港:继续挖掘中国红利

  □本刊特派记者 陈慧颖发自香港

  2007年,香港已步入回归后的第十个年头。经过多年尝试和调整,香港对自身定位逐渐清晰。回看董建华、曾荫权两位特首的每一份施政报告,“中国因素”逐年凸显,至今分外鲜明。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香港股市持续飘红,由强劲的“中国故事”所支撑的H股、红筹股占据了这个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在新的一年,谨慎心态已然日显。

  如今,除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这一热论多年的“常规”主题,人民币业务已一跃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上的关键词汇。人民币业务的扩大,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如同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影响着香港资本市场乃至普通香港人的每日生活。

  2月1日,曾荫权正式宣布竞选连任;翌日,再向800人选举委员会介绍竞选纲领,其中关键,是将香港建成“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回归十年,香港同内地的关系日益紧密。香港已经意识到,在国际主要金融中心的竞争中,“中国因素”是其最大的优势。如何让香港的金融业搭上内地经济发展的快车,是香港未来的核心课题之一。

  跃上高峰

  2006年的香港股市一派风光。在此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包揽了当年全球IPO融资额的前两名——融资合计超过2116亿港元。

  在内地企业强大的IPO业务推动下,香港股市“超美赶英”。2006年前11个月,香港市场共通过IPO融资353.7亿美元,力压纽约,成为继伦敦之后全球第二大IPO融资市场。

  二级市场同样异常活跃。2006年底,恒生指数收于19964.72点,较2005年上涨34.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和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红筹股)分别收报10340.36点、3330.06点,同比增长93.99%和72.11%。

  截至2006年11月末,香港股市总市值达13.3万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七。内地企业总市值刚好占据香港股市总市值的半壁江山,其成交额则已高达股市总成交额的67%。

  各大指数也纷纷对成份股作出调整,以反映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比重。2007年2月,恒生指数再将两只H股——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人寿纳入成分股,加之2006年初进入恒指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石化,已有五只H股进入恒指,后者成分股亦扩编至38只。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可溯及上世纪90年代,当年香港也将自身定位在“融资中心”。2006年堪称香港运作内地企业融资业务的巅峰。与此同时,各大交易所对内地企业上市业务的竞争也近乎白热化。

  一方面,“回归A股”已是大势所趋。普华永道估计,由于目前在港上市的内地国企仅有一半已发行A股,未来两年陆续会有巨型H股回归A股,以推动内地资本市场发展。2007年香港IPO融资额将达1500亿元港币,而内地IPO集资额则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海外交易所对中国内地企业上市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周文耀曾感慨,早年中国企业上市推介会上,只有香港和国内交易所一起竞争内地的发行人;但今天,每个推介会上都会有来自纽约、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交易所的代表,竞争激烈不言而喻。

  高处不胜寒

  2007年,“中国故事”能否继续大行其道?

  在供给一方,赴港上市作为内地企业改制、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还会继续下去。在金融行业,预计会有中信银行、太平洋保险等内地金融巨头赴港上市。另外,在房地产、零售等行业也将有来自内地的大型IPO产生。

  尽管回归A股已是2007年的大趋势,但香港市场的监管水平、国际化水平,始终是促使内地企业赴港的动力。

  从需求面看,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潜力是外资追捧人民币资产的根本动力之一。2006年出现了多支投资海外上市中国股票的新势力,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东的“石油美元”。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一掷20亿美元认购中国银行之后,中东买家的名字不断出现在中国企业IPO的新闻当中。

  就在2007年1月,麦格理银行在香港推出专门投资于中国企业海外IPO的基金,这是目前市场上首只以中国IPO为投资方向的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仍看好中国的IPO。

  然而甫入新年,形势已有变化。恒指单日波幅可达二三百点,1月有多只新股在上市之后就跌破发行价。当月恒指环比上涨仅0.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环比则下降7.1%。市场胶着,已反映出做空与做多两种力量的拉锯。

  一位国际投行的分析师表示,香港股市增长已持续三年余,“牛市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已经赚到了,大调整来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谨慎心态日趋明显,很多散户投资者表示,目前香港股市风高浪急,已是获利离场之时。也有不少基金经理感叹,遍寻香港证券市场,“已经找不到便宜的股票了。”

  目前,市场正在等待上市公司2006年的全年业绩数据。“2006年的业绩如果不会给人异常惊喜,即便会好于预期,但结果很可能是‘好消息出货’。”一位基金经理说。

  A股市场动向也牵动香港投资者的神经。虽然A股和H股两个市场尚未打通,但二者已互见影响。如今A股大热,市场认为政府将出台调控政策,一旦A股下调,则可能直接影响H股表现,进而影响整个香港股市的气氛。

  转战人民币业务

  2007年1月,在争取多年之后,香港终于获批增加一项新的人民币业务——在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

  迄今,香港是内地以外惟一可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区。自2004年2月人民币业务在港展开以来,当地共有38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业务,几乎包括香港所有主要的零售银行。目前,业务领域限于存款、兑换、汇款、信用卡及个人支票等五方面。

  曾荫权2006年底赴北京述职时,再次向中央政府提及两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业务的新措施,包括在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以及用人民币支付从香港至内地的直接进口。

  目前,人民币债操作具体规范尚未出台,赴港发债的主体被限定为境内金融机构,主要考虑评级等级高的境内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地高流动性的状况下,这些机构发债的需求有限,但此项业务的影响却相当深远。

  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将大大疏通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并激发市场对人民币的潜在需求。截至2006年11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28亿元,不足全港存款余额1%。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指出,未来香港将可建立全球独一无二的支付系统,人民币、港元、美元及欧元这三个不同时区的四种货币,可以同步即时支付,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非常重要。

  今年六七月间,香港交易所还将推出人民币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已于2006年8月在全球推出人民币的期货与期权。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是未来中国给国际资本市场提供的新主题。香港如不能及早做出反应,将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失去先机。

  “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界对此竞争态势已有清醒认识。2007年1月,香港“十一五”规划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向曾荫权提交了一份专项报告,其中包括了香港金融界对香港未来发展的诸多设计。

  经济高峰会最早于2006年9月由曾荫权召集,香港33名专家参与;起因是在2006年3月,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其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方面的中心地位。

  报告认为,随着内地经济增长、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走向可兑换,内地的国际金融活动的规模将迅速增加,这为中国发展自己的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一个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不会永远存在。

  经济高峰会成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李国宝表示,应该为香港、内地两个金融体系建立互补、合作、互动的工作关系,运用内地庞大及日益增长的国际金融活动,使香港发展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报告在证券、人民币期货、商品期货、保险和再保险以及资产管理等多个金融领域,提出了共80项具体行动建议。比如,建议放宽香港金融机构“走进去”内地提供服务的限制,涉及香港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及保险公司;建议政府与内地磋商,放宽香港银行持有内地银行股权的上限,允许证券公司、基金及保险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公司等。

  其实,包括推出大宗商品期货、争取在港开展人民币贷款业务、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等多项政策建议已被市场讨论多时,其中又以CDR引发的讨论最为热烈。虽然回归A股的方向已定,但红筹公司仍然因身份原因回归无门;另外,由于A股和H股市场并未打通,同股不同价的问题仍然存在;再加上内地外汇储备创下新高,人民币仍面对巨大的升值压力。在此背景下,市场期待CDR能够一举数得,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条途径。

  虽然香港金融界提出了众多的行动建议,但可以想象,每一项具体业务的开展或具体产品的推出,都需两地间的沟通和筹划,最终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譬如香港自2004年2月便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但三年后方才取得发行人民币债的突破性进展。中央政府将会根据自身金融改革的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开放和试点。

  曾荫权此次竞选连任,将“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施政纲领中的第一要务。由此可见,建立具有资源配置、定价、风险管理等多重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已成香港政商界的共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