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家呼吁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美元泛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 02:39 第一财经日报

  赵何娟

  中国外部失衡的国际格局,尤其是美元泛滥所带来的世界危机问题,已引起专家广泛关注。

  在昨天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埃维昂组织第二届中国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失衡:一是内部经济失衡,即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显现的投资和消费失衡,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过热,和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收紧;外部失衡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巨额顺差,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和低附加值、低盈利的出口品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动力不足,同时贸易摩擦增多。

  对此,吴敬琏表示,要解决内部失衡,必须解决外部失衡,尤其是关注美元泛滥所带来的世界危机问题。而这个失衡又不光是中国单方面能解决的,它牵涉到现在世界的经济格局问题,尤其是美国经济的问题:储蓄率过低,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这造成了美元的泛滥及在世界各国的流动性过剩。

  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也表示,全球经济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美国造成的,美国严重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并没有引起美国真正的重视,“虽然我们都希望美元稳定,但现在更需要的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否则后果比亚洲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

  吴敬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美国不愿意调整政策更多还是因为国家利益的驱使,“美国不愿意改变全世界都在印美元‘补贴’美国的现有格局,这造成了全球货币流动的泛滥”,所以,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变成需要解决世界的问题。与此相关的

中国经济过热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控制住,虽然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但短期的手段是无法根治的,失衡问题也就无法得到真正解决。

  吴建民也呼吁,这些问题不是一家能够解决的,世界各国的知识界和精英都应该联合起来呼吁共同努力以应对这种形势,如果大家不努力,那就可能会发生灾难。

  同时,吴建民告诉本报记者,多哈回合的搁浅原因表面上是农产品问题,但农产品只占全球贸易的3%,无法起到决定作用,实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也从中受益,中国在改革,但是美国、欧洲并不愿意改变。

  他说,美国政府在今后两年,很难抽出时间解决它经济上的两大赤字问题,更无法投入精力解决多哈回合问题,可以预见,多哈回合不会很快达成协议,至少在2010年以前看不到其可能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