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午
编者的话:时值检验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时刻,发改委高层的一言一行都令市场关注。7月12日,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发改委主任马凯没有对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方向定调,而是强调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其中,他特别提到,“要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税收体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试点范围,改进个人
所得税,逐步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适时开征物业税,创造条件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无独有偶。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也从多个方面提出财税政策措施。
经济学家们评价:相较于上半年房地产税收政策小试牛刀,一场旨在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的系列财税政策很有可能在下半年陆续出台。
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在即,发改委内部人士向记者预测:除消费增长略低于去年同期外,上半年出口和投资将不会明显回落。
“2005年CPI(居民消费价格)在2%左右,GDP增幅达到9%之上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是一种低通胀下的高增长。”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说,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平台上,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结构问题是重中之重。下一步政策重点将更倾向于动用财税政策。”国资委宏观研究部部长赵晓博士对记者表示,以财税政策为主的价格调控很有可能成为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并称这是中长期趋势。
财税政策小试牛刀
上半年,宏观调控以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为主线。在从总量调控向价格调控和行政调控转变的过程中,财税政策被纳入宏观调控体系,成为有效调控手段被视为一个亮点。
3月份,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两会后,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措施出台。3月16日,央行宣布提高房贷利率0.2个百分点,同时从信贷和土地供应上控制房地产开发。但央行旨在调控总量之举被部分人士称为“下错了药”。
“央行的本意是抑制房地产投机,但海内外投机热钱对总量紧缩政策反应不大,真正打击的是境内购房者的需求。由于土地短期供给大幅减少,造成房价一路高歌猛进,逆调控而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说。
而财税政策的介入则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明显效果。4月20日,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由于此次调控的重点首次使用了税收等价格手段,直击房地产短期投机资本软肋,再加上地方的行政调控措施,效果不言而喻。
这也进一步证明,中国经济最大问题不是总量热冷,而是结构问题。利用总量控制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经常出现政策传导阻塞现象,因此,及时启动以财税政策为主的价格调控手段是解决结构失衡的良方。
财税政策启动内需
相较于上半年房地产税收政策小试牛刀,一场旨在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的系列财税政策很有可能在下半年陆续出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福垣副院长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矛盾在于消费和投资比例不合理及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加大等问题。“目前我们仍然是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一旦投资慢下来,外贸摩擦增大,经济增长就会出问题。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财税等政策,拉动内需,鼓励支持一批真正能满足就业和带动消费的产业,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使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研究员王召博士说,下一步的财税政策要考虑到公共财政取向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他建议:“一是积极推进增值税改革力度,加快向生产型和消费型转型,刺激投资;二是加快内外资两税并轨,改变中国外贸长期以来的结构性扭曲状况。”
正是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不一致,造成了我国沿海经济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拉大。特点是沿海地区,基本形成的都是以引入外资和国外需求为主的经济增长。在这一模式拉动下,“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而自有品牌的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其结果,一方面,国民经济对外资的依赖度升高,达到70%;另一方面,也使得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乏力。
“当前应该着力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带动个人消费的方式拉动内需。一是提高税基;二是调整现行的累进税率,对高收入阶层加大税率,对中低收入阶层降低税率,以此来刺激消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刘军红表示。
并非重回“扩张”老路
在经济放缓的形势下启用财税政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以财税政策启动内需,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结构矛盾的思路因此受到非议。典型的观点是“在目前条件下,很难指望财政政策完成宏观调控的任务。各方呼吁政府增加公共服务投资已经有很多年,但各级政府的兴奋点都在GDP增幅上,对于公共服务根本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想指望各级政府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去搞公共服务是很不现实的。”
“现在又回到过去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明智的,反而会引起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通胀压力。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健表示。
事实上,从2003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正在逐步淡出。华夏证券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魏琦说:“现在的关键是要加强公共财政政策取向。财政政策要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着眼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结构问题,如启动国内消费,农村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并非重回‘扩张’老路。”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健表示:“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和目标应该是消除制约消费的因素。”他建议:“第一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能力;第二是增加养老、医疗保险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旦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发达起来,消费需求会迅速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