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伦敦遭遇恐怖袭击经济影响 > 正文
 

恐怖袭击背后的金融逻辑 伦敦难避免资金大逃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 09:42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军红

  伦敦地铁发生连环爆炸后,各金融中心无一例外地联想到2001年纽约金融中心的“9·11事件”。仔细想想,似乎恐怖袭击更“青睐”于国际金融中心,“恐怖与金融”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逻辑?

  “9·11”改变了资金流向

  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外来袭击,更重创了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之后的一周内,纽约市场全面停盘,即使这样也未能挡住资金外逃。据当初的估计,“9·11事件”后的4个月内,仅沙特资本就撤离美国约240亿美元,石油美元逃走近50亿美元。

  “9·11事件”后,中东资金的流向表现出了三种倾向。

  第一是“对抗美国型大转移”。也就是为了对抗美国的“反恐政策”,部分中东资金转向美国的对立面市场。当初的主要去向就是欧洲市场。1999年欧元诞生,表现了直接挑战美元的姿态,成为欧美矛盾的货币根源。虽然在“强势美元”政策的压制下,欧元诞生后便一路贬值,到2002年初欧元贬值近30%。但在中东资金的强劲推动下,到2003年底欧元反而升值约45%强。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欧元实力不断扩张,不仅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增储的货币,且使世界贸易投资中的欧元份额快速提升,紧逼美元,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力量结构初步形成了两极对峙雏形。

  第二是“追踪安全资产型逃遁”。其主要方向是日本市场以及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

  第三是向中东的大回流。“9·11事件”后,大部分中东石油美元经欧洲银行撤出美国市场后,全面回归中东市场,表现了较强的“资金民族主义”大回归的特点。截至2002年7月布什宣布“先发制人”打击伊拉克之前,中东股市上扬近40%~60%。

  “9·11事件”后的美国资金大离散,不但表现出短期资金快速撤离的传统特点,更因美国本土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导致长期资本移动远离美国的新特征。作为长期资金移动的典型,海外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减少。如2000年对美直接投资达1621亿美元,2001年下降到316亿美元,2002年进一步发展到净流出982亿美元,2003年依然流出398亿美元。显然,恐怖袭击已对美国的资金移动造成了结构性影响。特别值得深思的是,一向以美国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一路下滑,2004年实际对美直接投资锐减60%,首次接近了对华投资水平。

  伦敦能避免资金大逃亡吗?

  伦敦地铁连环爆炸后,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了以伦敦为中心的资金移动也同样难逃类似纽约的结构性变化。

  第一,布莱尔不得不加强监控恐怖资金。作为布什政策的积极支持者,“9·11事件”后布莱尔仅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紧密配合了美国的反恐战略,但是在监控恐怖资金问题上,却留有私心,并未真正落实严格的监督体制。伦敦城直接遭受恐怖袭击,必将促使布莱尔全面加强反恐力度,切断恐怖资金来源,实施严格的监控恐怖资金措施。届时,云集伦敦的民间资本将难得安稳,必将另寻新的栖息地。

  第二,伦敦西区的恐慌心理难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撒切尔夫人领先美国搞起了金融自由化,实施全面的金融大改革,当时被誉为“金融大爆炸”。在金融大改革下,英国对世界金融机构开放市场,吸引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入驻伦敦,“伦敦西区”成为世界的金融街,也被誉为金融领域的“温布尔登”——外国选手的天地。但是此次地铁大爆炸,恰恰发生在伦敦西区。追寻自由、对风险极度敏感的国际金融机构能否继续在这里安营扎寨,已成为现实难题。

  第三,伦敦的金融枢纽地位面临考验。作为世界金融中枢,伦敦具有悠久历史,但是,伦敦的世界金融中枢地位在于世界资金的云集。在因特网日趋发达的时代,各国相继建设、开通了24小时网络金融交易业务,已开始对伦敦的金融中枢地位构成挑战。恐怖袭击必将进一步促进网络化交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东京开始谋求与纽约、伦敦并列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形势下,世界金融中心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吸引世界资金成为决胜市场间竞争的关键。

  “9·11事件”后伦敦金融中枢地位快速上升的法宝,就在于伦敦吸引了中东以及新兴市场国资金。如今,伦敦不再安全可靠,石油资金已开始向东京市场流动。尤其是,2004年世界对冲基金的可运用资金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呼风唤雨的能力大大增强,成为左右世界资金流向的重要力量。在恐怖袭击不断针对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今后,世界资金何去何从,必将对世界资金移动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