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涨价因素超出粮价翘尾因素 CPI短期难回落(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 14:12 《新财富》 | |
9月份CPI上述的变动缘于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加大。我们的估算显示:食品类价格上涨的贡献率已经由7、8月份的93%与88%下降到9月的84%左右。这说明目前中国CPI通胀由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推动型的特征逐渐减弱,非食品价格的变化对CPI通胀的影响正在加强。非食品价格在9月份同比上涨1.3%,远高于7、8月份0.8%与1%的水平。经季节性调整之后的食品与非食品类物价的月环比走势更能说明两者在CPI变动中此消彼长的关系。非食品类物价经季节性调整之后的月环比近来呈上升的趋势(图4),而食品类价格的月环比则逐月下降。在非食品价格的变动中,居住类价格指数,尤其是水、电、燃料的价格近几个月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图5)。 物价上涨幅度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 目前飚升的国际原油价格、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民工荒对工资上涨的压力使得CPI通胀短期内难以回落至较低的水平。 受供求关系与国际经济、地缘政治、以及投机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这将带动国内燃油、石化类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对国内物价水平带来压力。国家统计局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测算显示原油价格每桶持续上涨10美元,持续一年的时间,对中国CPI的影响约为0.3-0.4个百分点。近年来由于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加将使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CPI的影响更为明显。我们的测算显示,如果原油价格从30美元/桶上升到40美元/桶,CPI将因此上涨0.8-1.2个百分点。 从9月份最新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走势来看,上游产品对CPI上涨的压力依然没有减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图6)。虽然我们认为近年来上游产品价格变动向下游的传导速度有所减弱,但上游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最终将提高CPI,特别是非食品类价格。 工资水平也面临上涨的压力。受粮食价格上涨、种粮收入提高的影响,今年局部地区,一些沿海地区出现劳动力紧张,甚至发生“民工荒”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持续将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 作者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和宏观经济研究员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