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独家采访央行行长:周小川谈利率调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21:35 《财经》杂志 | |
□本刊记者 胡舒立 张继伟/文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中国加息的传闻时起时落,每一次都牵动着海内外市场的神经。在日复一日的猜测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一举一动更是受到空前的关注。 然而,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利率调整的消息传来,仍然令市场为之震动。央行如何选择利率调整的时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用意何在?11月8日上午10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九层的办公室,周小川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常规性,这个观点现在基本上被接受了 《财经》: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调高了利率。这是九年来第一次升息,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也有很多解读。作为央行行长,你可否介绍一下这次利率调整的背景和政策意图? 周小川:这次利率调整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有它自身的特点,如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原因十分复杂;物价上涨有明显的结构性因素推动,主要是以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等。尽管情况复杂,而且各界人士意见不一,但在这次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务院一直非常强调要发挥好利率政策的杠杆作用。今年以来实际上采取了三个步骤: 一是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规定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扩大到2倍。该项政策2003年末启动研究,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二是调整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分别上调了0.63和0.27个百分点,同时宣布再贷款利率调整普遍适用于新老再贷款,并对一些老的政策性再贷款做了一些特殊的豁免规定。总体上说,要求过去发放的再贷款在展期时要适用新的利率。但是,在对外宣传中,没有特别强调中央银行调整再贷款利率,而是强调建立中央银行再贷款浮息制度。这样可淡化对再贷款利率调整的敏感性。该政策于2004年初启动研究,并于3月25日实施。 三是这次利率调整措施。从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2.3倍,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浮。 《财经》:那么怎么评价现在的宏观形势?有一种看法认为,已经调得差不多了,而且力度已经很大了,不用再搞宏观调控了。 周小川:应该说,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常规性,这个观点现在基本上被接受了。过去确实有种看法,希望宏观调控能把问题一次性地解决了,从此就是平坦大道。其实不可能,调控是需要长期进行的。即使单从国际因素来看,一些变化,例如油价上升、重点原材料价格上扬,反映国际航运市场干散货运费价格变动的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上升,都会对经济带来长期影响。 因此,经济政策往往需要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这个意义上,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中的经常性工作。当然,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可以根据经济形势把握,比如今年4月份的力度就比较大,以后则可以有所变化。现在选择一个时点调整利率,就是把握调控力度的具体体现。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