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间,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世界经济水乳交融。跨国公司作为此中载体融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塑造和完善中国的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经济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脸谱。本系列策划将带您一起,细数跨国公司在华众生相。

《跨国公司在华众生相》之贿赂门篇

跨国公司在中国曾头顶光环——或许今天亦是如此。当一起起商业贿赂丑闻无情地浮出水面,这些头顶光环的庞然大物开始黯然失色。 [评论] [微博热议] [最新进展]

No.1 可口可乐:百年企业难越中国潜规则

关键词:世界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首、世界销量最大的饮料、2009年中国贿赂门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潘伯顿医生及其助手发明了可口可乐,1886年在亚特兰大的药房开始售卖。1892年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成立。可口可乐最早1927年现身上海,1979年中美建交后的第三个星期,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陆。
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可口可乐系统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瓶装厂,成立于1987年2月,坐落在上海浦东,投资总额为13928.41万美元。作为全球头号饮料公司,可口可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广告市场的投放大鳄。2009年,该公司相关员工涉嫌受贿超过千万元被警方调查,即为轰动一时的可口可乐受贿门。

事件回放

为了赢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眷顾,作为全球头号饮料公司,可口可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广告市场的投放大鳄。上海申美公司市场部主要负责可口可乐的广告投放、促销品安排等,每年的市场费用达数亿元。有猜测称,行贿方可能是广告公司、促销品供应商等。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申美公司市场部朱姓人士和广告商等。申美市场部主要负责可口可乐亚洲地区的广告投放、促销品安排等,每年的市场费用上亿元。消息人士分析,因此行贿方应该是广告公司、促销品供应商。受贿也是近两年的是事情。

受贿路径分析 展开阅读>>

从代理公司到申美:代理公司很愿意使用回扣或者是赠送股份的方式,让申美公司有关负责人分出地方活动业务给它们。代理公司会给一定级别的领导回扣,通常是15%。超过九成的资深销售人士认为回扣“极其重要”。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法不给回扣”。一种“销售亚文化”看起来已经形成,并被中国市场上多数玩家视为必然。激励政策面前,销售通常只考虑如何完成销售额的业绩,顺利拿到奖金,而公司则对此持默认态度。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绝非偶然。商业贿赂一旦蔓延开来,就会逐渐形成市场潜规则,企业一旦参与其中受其左右,就形成了独特的行为路径,它对商业贿赂的依赖就很难停止。许多跨国公司都是长期存在商业贿赂行为。

No.2 力拓:潜伏着的利益链

关键词:铁矿石、垄断、谈判失败、巨额损失

力拓集团
力拓集团力拓集团成立于1873年,被称为铁矿石三巨头之一。力拓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目前该公司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力拓集团在勘探、采掘和处理地球矿物资源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力拓案主角:胡士泰
力拓案主角:胡士泰胡士泰,力拓中国区首席代表。 出生于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早年留学澳大利亚,进入力拓公司。1997年获澳大利亚国籍。2009年7月5日,胡士泰被上海相关机构拘留。据了解,6年里,力拓迫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相当于澳洲10%的GDP。同时拘留的还有刘才魁、王勇和葛民强,均为中国公民,铁矿石销售团队成员。

事件回放

业内人士表示,中方企业之所以向力拓前员工行贿,惟一目的就是拿到力拓的铁矿石。现在加强国内钢企垄断的行为,结果只会使海内外垄断利益结成更坚固的同盟。有受贿的一方,自然就有行贿或者被索贿的一方:国内20家企业被媒体曝出卷入力拓案。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受贿方:力拓中方代表 胡士泰等

行贿方:央企:中化国际、中建材;民企:日照钢铁、荣程钢铁等20家企业。

受贿路径分析 展开阅读>>

巨额公关——————与钢厂交叉持股——————携手垄断————————打通产业链————玩转合同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铁矿石博弈需要反垄断,不是试图以钢铁垄断对抗矿石垄断。现在加强国内钢企垄断的行为,结果只会使海内外垄断利益结成更坚固的同盟。中国需要的不是限制现货矿和限制进口资质,需要的是对于矿业巨头的反垄断。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从源头整顿国内铁矿石市场秩序,才是根本之道。如果在铁矿石供需矛盾突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中方处于被动情有可原,那么,当情况缓解,中方仍处于被动局面,就不是一句缺少话语权所能够解释的了。

No.3 美国控件CCI:瞄准中国垄断特权

关键词:美国司法部、垄断、19家国企、国资委、中石油

美国控件有限公司CCI
美国控件有限公司CCI美国控件有限公司(简称CCI)成立于1961年,1981年CCI公司成为英国大财团IMI的全资子公司。在IMI的资助下,CCI公司发展非常迅速,先后收购了瑞士、瑞典、意大利等多家公司。在中国市场,CCI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石油等19家国企卷入CCI行贿案
中石油等19家国企卷入CCI行贿案美国司法部公布,CCI公司在1998至2007年向包括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的国家官员、国有以及民营企业员工行贿。仅2003年到2007年,就在约36个国家行贿约236次,贿赂金额超过685万美元。在中国,中石油、中海油等19家国企被证实卷入CCI贿案。

事件回放

美国司法部的一份文件显示,中国有19家企业卷入美国控制组件行贿案,仅大型央企或其旗下企业就超过10家。该文件还详细披露了各家公司涉及的受贿金额及具体的受贿人名单。自案件曝光以来,国资委表示,已成立专门调查组就此事进行调查,并密切关注事件的调查进展情况。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行贿方:美国控件

受贿方:中海油、中石油、神华集团、中石化、国投电力、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19家央企。

受贿路径分析 展开阅读>>

美国控件公司通过有计划地贿赂政府官员、国有企业及私人企业的员工获取销售合同。其行贿方式多样,包括出国游、资助子女上学等。美国控件公司2003年到2007年在30多个国家行贿约236次,获利4650万美元。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一向号称管理严格的外企,实质上却是行贿的重灾区。就如本案中行贿款很可能被前员工及其同伙私吞掉,有时候行贿也容易被中间环节黑掉。行贿方式各不同,有的很容易被追查,有的并不容易找到最后的受益者。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洋贿赂盯上的是垄断:垄断使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外企在中国行贿对象通常是大型央企。要杜绝不断出现在央企的洋贿赂丑闻,最重要的是让其投身于真正的市场竞争中,而不是通过垄断占有过多的市场资源。

No.4 IBM 设立行贿基金——创新岂能如此?

关键词:政府官员、行贿基金、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张恩照、旅行社中转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全球雇员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创立时主要业务为商用打字机,后为文字处理机,再到计算机有关服务。
IBM被控六年在中国行贿114起
IBM被控六年在中国行贿114起SEC诉称,IBM全球在中国的两家全资子公司6年间涉及行贿案件至少114起。这两家子公司两名主要管理者及100多名员工均卷入其中。这是IBM进入中国后,再次成为大规模行贿事件的主角。第一次是2006年前后,IBM涉嫌在中国建设银行采购灾备设备磁盘事件中,向原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行贿。

事件回放

如何在新兴市场行事,这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个严峻挑战。IBM就陷入这样的漩涡:IBM在新兴市场实现了关键的增长,但伴随的是上百件违规案例的曝光。IBM公司在全球遭受不少质疑,但除了两大敏感话题之外,一般都不作回应。这两大话题,一是商业贿赂,二是国家安全。不过,这家IT巨头恰恰又遭遇了商业贿赂话题。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行贿方:IBM 中国两家全资公司

受贿方: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张恩照等政府官员

受贿路径分析 展开阅读>>

IBM在几家旅行社中建立了行贿基金,用来支付政府官员的海外旅游和其他旅游费用。此外,IBM中国员工还利用商业伙伴建立行贿基金,向中国政府官员提供现金酬劳和不恰当的礼物,比如现金和笔记本电脑。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面对外商在华贿赂,我们需要做些什么?首先看到的是,大部分外国巨头行贿的消息,都是出口转内销传回到国内。其次,在国内相关信息的披露方面也不完善,既看不到贿赂名单,也难以知晓贿赂门详情和查处的进度。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之所以泛滥,一方面是由于国际资本逐利的深层次本质,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环境有关。权力存在体制和制度缺陷,无法避免权力寻租行为,跨国公司为了订单或业务拓展,也不得不进行商业贿赂。

No.5 戴姆勒:全球行业老大也需行贿?

关键词:全球最大乘用车商、奔驰、罚金超过1.8亿美金、中石化中石油

戴姆勒
戴姆勒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的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戴姆勒载重车和戴姆勒金融服务等四大业务单元。
戴姆勒在华行贿换取合同
戴姆勒在华行贿换取合同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公司及其三个子公司被控在1998年至2008年间,通过现金、高尔夫俱乐部礼物、度假和奢侈跑车等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物品,向22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取合同。美司法部档案显示,戴姆勒及戴姆勒中国公司向中国三家公司获得了一亿欧元左右订单,为此行贿近260万欧元。

事件回放

2004年,被解雇了的戴姆勒前审计员大卫·巴泽塔向美国当局揭发,称其发现公司有一套秘密会计系统,用作向世界各地的官员行贿。巴泽塔表示他曾向上司报告此事,但上司却让他不要多说。其后巴泽塔遭解雇。凭借400多万的欧元贿赂,德国车商戴姆勒在中国获得了上千亿欧元大单。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行贿方:戴姆勒

受贿方: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高管

受贿路径分析 展开阅读>>

对华政府客户的1.12亿欧元销售订单,是在DCCL雇员帮助下,通过中介机构,由戴姆勒在德国直接完成的。为了完成给中国政府官员的不正当支付,戴姆勒和DCCL典型地夸大卖给中国政府的车辆销售价格。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中石油人士表示:中石油纪检部门完备,“国资委对此评价一直很高”。部门在调查案件的同时,每年也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宣讲工作。反腐倡廉每年都在说,但是有时候流于形式,私下交易很难杜绝。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由于法制不健全和监督缺失,走“正规竞争路线”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企业为了走捷径,甘愿拿钱铺路,换取订单。但是当行贿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最后企业的路只能越走越窄,自毁前程。

中国为何频现跨国公司贿赂门?

关键词:跨国公司行贿、体制缺失、中国潜规则之殇、跨国公司频陷贿赂门的思考

中国潜规则之殇 展开阅读>>

大胆出手:中国市场巨大利润
大胆出手:中国市场巨大利润中国市场巨大的利润令跨国巨头在“潜规则”面前敢于大胆出手。以电信行业为例,朗讯财务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其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朗讯难以在中国式商业形态下独善其身,贿赂自然成为钥匙。
铤而走险:垄断特权手握重拳
铤而走险:垄断特权手握重拳垄断特权的存在驱使跨国公司在“潜规则”面前铤而走险。商业贿赂与资源垄断相伴而生。权力部门与企业存在频繁的微观接触,在缺乏全面监督的环境中,手握行政审批权、资源分配权、管理权等公权的人员自然成为商业贿赂猎取的对象。
肆无忌惮:制度供给严重不足
肆无忌惮: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制度供给不足使跨国公司在“潜规则”面前肆无忌惮。集中表现为我国现行治理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法律处罚力度不够,加之地方政府对跨国公司违规的放任以及企业、商界长期以来的“习惯性沉默”,变相助长了在华跨国公司的违规气焰。

世界各国反商业贿赂一览

美国:四大机制遏制商业贿赂
美国:四大机制遏制商业贿赂美国对商业贿赂的围剿四大主要机制:一是反垄断机制;二是公平竞争机制;三是舆论监督机制;四是法律机制。此外,美国制定了《反海外贿赂法》,把反商业贿赂推向海外。该法律适用于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商业行为。
日本:企业成为反商业贿赂主体
日本:企业成为反商业贿赂主体首先是在法律上筑起反商业贿赂的重要防线,连微小的商业贿赂事件也决不放过。日本界定的贿赂范围相当广,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者欲望的一切利益都可以算作贿赂,包括提供性服务以及高规格的宴请和接待等。
德国:医药购销领域标准明确
德国:医药购销领域标准明确德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刑法典》和《反腐败法》。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做了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惩治措施。在德国,制止贿赂行为主要是通过司法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
瑞典:立案门槛低 监管举措多
瑞典:立案门槛低 监管举措多瑞典首创了很多先进的制度,被很多国家学习和借鉴。例如,专门的检察官制度就是瑞典人的发明,并且至今仍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世界上第一个执行政务公开的国家、首创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
韩国:着力建设没有腐败的先进型透明社会
韩国:着力建设没有腐败的先进型透明社会韩国防止腐败和贿赂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就是对各级政府和公共机关进行清廉度调查。韩国政府采取的另一个反腐败措施是2005年由韩国政府、政界和经济界共同签署的《透明社会协约》。
新加坡:采取一切措施减少腐败机会
新加坡:采取一切措施减少腐败机会新加坡最重要、最有效的经验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腐败的机会。早在1960年,新加坡政府就修改了早年殖民时期的《预防腐败法》。《预防腐败法》对贪污、贿赂行为做了非常严密和具体的规定。

跨国公司屡屡深陷贿赂门的思考

频频深陷贿赂门:岂能蔚然成风

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有关人士呼吁,跨国企业的商业贿赂破坏了法治和公平,阻碍了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这种风气的蔓延。 [全文]

灰色利益:不怕潜规则就怕规则潜

无论是入乡随俗还是同流合污,乃至于半推半就或主动适应,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的确呈上升趋势,甚至其对潜规则“玩”得越来越转了。这不免让如国人备感百味杂陈。跨国公司行贿的确凸显了“向本土化潜规则的妥协与屈从”这一事实,也的确可以看出潜规则所具有的超强同化力和杀伤力。[全文]

商业贿赂:谁让跨国公司疯狂

最近几年在麦肯锡、朗迅、大摩、IBM等财富巨头身上发生的商业贿赂事件一定程度上还原与理清了跨国公司的本来面目。如果说中国商场中的“潜规则”导致了跨国公司的群体被动性“异化”,那么中国市场中的特殊利益结构则使跨国公司的商业行贿由被动走向了主动。 [全文]

中国亟需重新审视贿赂

洋贿赂频发 暴露中国法制缺失

中国没有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1993年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997年修订的刑法以及其他部门法中包含了关于商业贿赂的规定,都非常零散。完善打击商业贿赂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商业贿赂的法律进行细化,加强商业贿赂相关法律执行力,加大对商业贿赂惩罚力度是当务之急。 [全文]

行贿受贿不可分割 美国反商业贿赂带来启示

行贿和受贿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要从根本上反腐败,一要让行贿者不敢送,二要让受贿者不敢收。在这两方面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框架和严厉的法律体系来进行约束。否则,既有巨大的现实利益,又无严厉的法律惩处,不法商家岂能不行贿?既无需公示私人财产,又有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兜底,问题官员焉能不腐败? [全文]

糖衣炮弹 警惕外资多渠道隐形贿赂

权钱交易,看起来外资贿赂总是直接与那些利益部门、决策人士挂钩。然而实际上,外资的贿赂之手多在隐形处。可怕的是,外资的糖衣炮弹往往比我们看到的打得更深,做得更隐匿。 [全文]

去权力化对于中国改革不可或缺

商业贿赂实质上收买的是“权力”。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大都是权力垄断部门和经济决策部门。我们注意到,跨国公司对华商业贿赂丑闻多发于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等。都是有“权”的机构,而他们手中的“权”却往往是旧体制改革不彻底而留下的痼疾。在经济活动中,继续“去权力化”将是中国未来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项。 [全文]

微博热议

本专题策划

专题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