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权力存在体制和制度缺陷致贿赂门频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7日 21:27  中国产经新闻

  专家认为,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惩戒性和威慑性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此起彼伏的跨国公司商业“贿赂门”,已经成为笼罩在国内市场上空的阴霾。

  在刚刚曝出的药监局副局长张敬礼落马案中,药业巨头——美国强生公司也被曝涉嫌其中。有报道称,知情人透露,张敬礼“出事”缘于强生等企业曾向其行贿,以换取在国内行业的垄断,并从中享受高额回报。

  国家药监局某知情人士透露,张敬礼在5月27日就被中纪委“直接带走”接受调查,“出事”主要原因是中纪委在调查多家医药企业行贿案时接到举报,从而挖出“案中案”。其中涉及最为出名的是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这是美国强生集团在中国的一家独资企业,总部设在上海。

  有分析指出,强生卷入张敬礼一案已“比较明确”。从2005年开始,张敬礼正式掌握了国家药监局负责医疗器械项目审批的大权。此后几年,正是强生在中国发展规模与扩张速度最为迅猛的时期。某医疗器械经销商表示,强生这几年发展很快,其医疗器械业务占其所有业务的30%左右。

  对于涉案说法,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媒体经理蒋柯在官方回应时表示,有关的一些市场猜测并不准确,强生也未受到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

  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以“因爱而生”行销中国的强生,其美好正面的形象已因该事件被加上了一个问号。这也是继力拓、雅芳、西门子、GE、摩根士丹利、朗讯等之后,又一家跨国公司涉嫌在华进行商业贿赂。

  “这种事情有可能以后会暴露得更多。商业贿赂事件在中国频繁发生,应当引起大家的反思,无论是从跨国公司自身的问题,还是中国的商业环境问题,我们都应该有更多的反思。”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已经暴露或正在调查的案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孙飞对记者表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贿赂之所以泛滥,一方面是由于国际资本逐利的深层次本质,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环境有关,“因为权力存在体制和制度缺陷,无法有效避免权力寻租行为,跨国公司为了订单或业务拓展,也不得不进行商业贿赂。”

  “跨国贿赂比国内贿赂败露风险较低,也是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微博 专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

  梅新育表示,30年来的经验表明,由于调查成本等原因,对于索贿受贿者而言,其他条件相同,外资企业败露风险低于国内企业。比如,从外资企业索贿受贿,非法收入存放国外,实在不行可以外逃,并假借“政治避难”等名义取得居留权。换言之,国外对中国的政治化行为也激励了经济犯罪。对于企业而言,跨国贿赂败露的风险也低于国内贿赂。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惩戒性和威慑性。”在梅新育看来,我国司法改革陷入了思想误区,一切以西方模式为范本,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发现犯罪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对犯罪的刑罚,而且使得经济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巧舌如簧的律师进一步逃脱惩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