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国股市失败原因 探寻拯救之路(之二)

2013年01月11日 10:45  作者:陈培雄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培雄[微博]

  20多年来所有人均认为股市具有融资功能,企业上市融资天经地义。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股市不包括融资功能,并将中国股市的失败原因归结为传统理念。

剖析失败原因 探寻拯救之路(之二)

  上一篇文章罗列了中国股市建立20多年来给广大股民、经济、社会带来的危害。应该说这些危害大家有目共睹,中国证监会[微博]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从时间上看,中国证监会全面接管中国股市已经有十五年。从人才队伍分析,不论是主席还是一般科员,个个都是国家顶级高级金融人才,不是海归就是博士。从资金投入计算,中国证监会对中国股市监管投入可以认为是不计成本。漫长的时间、一流的监管队伍、不计成本的投入,为什么就整治不好一个小小的股市呢?

  当头顶着多项经济学光环的郭树清主席上任时,人们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在“郭树清新政”频出的一年多时间内,中国股市仍然给百姓以极大的伤害。最近在过度下跌和中国证监会暂停IPO情况下,股市有所回升。20多年的历史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不解决好中国股市深层次问题,不论股市升还是跌,都会给百姓以极大的伤害。

  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导致中国股市现状的起因是“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误读股市功能”。希望能引起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专家们的关注和斧正。

  一、股市功能的权威解读

  任何市场均存在一定的经济功能,股市也不例外。对股市功能的解读,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每年中国证券业协会接受中国证监会的委托,编写证券业从业人员考试教材和组织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查阅十多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编写的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通编教材《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发现,不论是老版本还是最新版本,对证券市场(包括股市)基本功能都定义为:(1)筹资—投资功能;(2)资本定价功能;(3)资本配置功能。由于任何市场均有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因此对这两个功能我们不做深入探讨。

  股市具有投资功能也没有异议,本文重点要分析的是:股市究竟有没有融资功能?股市是否包括融资功能?股市是否应该包括融资功能?

  二、对融资功能的理解

  按照百度百科[微博]的解释,融资是指一个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筹集资金即融入资金,指新增资金流入。直观理解,融资是指某一方(甲方)通过另外一方(乙方)融入资金的行为和过程。甲方是融入方,而乙方是融出方。

  正常情况下甲乙方均可以为企业、政府或者个人(含家庭)。由于政府或者个人获得新增资金往往不称为融资,同时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企业往往是资金需求方,而个人往往是资金供给方,所以融资都是指企业向个人的融资,即企业是资金融入方而个人是资金融出方。因此,这里给出关于融资的确切含义:(1)融资指企业融资,即企业是资金融入方;(2)企业获得新增资金,必须有新增资金流入;(3)融资是指企业面向大量个人的融资过程;(4)融资是一个过程(包括从开始融资到融资行为全部完成的一个过程)。注意企业如果卖出自己的股权不是融资,因为卖股权是股东行为而不是企业行为。如果企业卖出持有的其它公司股权(股票)是企业行为,但也不是融资,属于企业资产置换,没有新资金融入。第(3)点想说明后面讨论的主要是企业向大量个人融资而不是小规模小范围。事实上只要是办企业,不论人多人少,不论公开或者不公开,都是融资。只要办成了企业都是完成了融资过程。第(4)点强调的是融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单一一个环节。整个融资过程可能会包括很多环节。例如银行对企业的融资包括企业申请、银行调查、企业提供抵押担保、银行层层审批、签订贷款协议等等,一直到放款后还包括所贷资金的使用检查,一直到最终收回贷款。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融资过程还包括法院起诉追款等环节。

  三、市场功能

  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不论什么市场都是通过买卖交易实现各种功能,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当人们买入商品时,获得的是商品使用价值(有用性)功能,例如买入粮食可充饥买入衣服可御寒等;人们卖出商品时获得的是前期投入回报功能,即投资退出。而买和卖共同形成了对商品的定价,价格机制又实现资源配置功能。所以市场通过交易实现买方获得商品使用价值卖方获得投资回报功能,即商品交换功能,交易过程又实现商品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

  股票也是一种商品。股市通过交易股票产生类似商品市场的经济功能。当人们买入股票时,由于股票既不可吃也不可穿,产生的是投资功能;当人们卖出股票时,同样获得投资回报即退出功能。股市也有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

  四、股市本身不产生融资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推断出股市本身不产生融资:

  1、从市场交易分析

  通过对股市的市场分析看出,买入股票是投资,而卖出股票是投资退出,买和卖产生定价功能,价格机制又产生资源配置功能。如同任何一种机器,只有运转时才能发生作用,市场只有交易才能产生功能。当机器运转时发生不了的作用一般不是机器的作用,同理当市场交易时产生不了的功能一般不是市场的功能。从整个股市交易中没有看到融资功能,买股票是投资功能,卖股票是退出功能是股东行为,与企业完全无关。从股票交易看不出融资功能,所以说股市本身没有融资功能。

  2、从融资过程分析

  我们已经定义融资是企业向大量个人引入资金的过程。既然是过程就不是个单一环节,市场交易往往是单一环节,实现不了过程。从银行间接融资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包括了很多环节的复杂过程。直接融资本质上与间接融资相同,在没有银行这种信用等级非常高的机构作用下,直接融资过程应该更加复杂和更加具有风险性。显然这些都不是通过一个市场交易能够解决的。进而推断股市不可能单独完成复杂的直接融资过程。

  3、从股票一级二级市场分析

  尽管权威对股市的解读包括融资功能。但是往往又将股市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交易市场。按照这种划分,本身已经回答了二级交易市场没有融资功能。于是,对股市有融资功能的解读只能在一级市场中寻找答案。作为发行的一级市场,如果理解为融资市场那只能理解发行市场就是融资市场。前面我们一直强调融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环节。如果可以将发行视为融资,就相当于银行可以将发放贷款证或者签订贷款合同视为融资。任何一位银行员工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觉,因为发放贷款证仅仅是很多个融资环节中的一个。然而在证券市场我们似乎将发行股票视为融资过程。

  按照上述分析股市似乎就是没有融资功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都会形成“上市融资”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呢?详细原因待后续文章分析。

  五、误读股市功能带来的后果

  股市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决定了股市的整个结构体系,决定了政府监管范围,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方向,更决定了投资者的利益如何保护。纸面上探讨股市是否有融资功能仅仅有学术意义,实际应用中却影响到股市的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涉及到公众融资这个较为敏感的社会话题。误读股市功能已经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不良后果,几乎所有中国股市顽疾都可以从股市具有融资功能这种错误理念找到根据。

  1、直接融资变成企业向股市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本来是企业向大量个人融资。在股市具有融资功能理念下,企业将向个人融资转变为向股市融资。由于中国股市是由中国证监会管理的,交易所和券商也是中国证监会控制的,发审委更是中国证监会发起设立的机构,所以企业要融资重点是向中国证监会公关而从来不必考虑投资者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上市公司均存在超募、任意变更主营业务、乱投资、不分红等现象的原因。一些上市公司为变更了主营业务为股民赚到了钱而沾沾自喜,做贸易的变成房地产公司、做服装的变成了新能源公司、做药的变成了股权投资公司。这些欺诈行为在中国股市上见怪不怪,如果哪天有家上市公司用超募资金到澳门赌博赚了钱相信中国股民也会十分感激它。这些上市公司不必受处罚的根源是因为上市公司是向股市融资而不是向股民融资,不必要向股民承担责任,而股市不需要企业向其承担责任。如果还原企业应该向大量个人融资就不是这种现状。

  2、中国证监会直接介入企业融资

  按照证券法,中国证监会是股市的监管部门。由于理解股市包括了融资功能,所以中国证监会必须管理融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银监会就应该管理银行给企业放贷。按照另外一个逻辑,谁管理融资谁就应该为融资失败负责任。银行就是一个能为广大储户负责任的中介机构,如果银行放贷失败就会面临破产危险。银行可以有很多个不担心破产,政府只有一个不能破产,所以政府不应该介入具体融资业务。而只有将融资功能从股市中剥离出来,中国证监会才能从法律上解释不管理具体融资。相信郭树清主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否则就不会提出的“IPO(证监会)不审行不行?”这个让所有人迷惑的问题。

  3、券商等中介机构没人为企业融资负责

  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向大量个人的融资取决于两个保障因素,一是股市的退出机制,二是中介机构保障机制。中介机构保障机制主要靠券商实现。在股市具有融资功能理念下,股市是由政府、交易所、券商、会计师律师事务所支撑的系统,股市本身就是保障机制。结果是所有人都在为股市负责,但是没人为股民投资负责。券商如何实现保障?只要是市场化运作,在多次帮助企业IPO过程中,市场会自然淘汰那些水平差的券商,更不必说那些帮助企业欺骗者。世界瞩目的券商高盛、美林就是这样诞生的,在长达百年历史中踩在很多逝去的券商尸体上诞生的。中国券商尽管才走过20多年历史,相信在现行这种模式下即使走到百年也出现不了高盛、美林这样的公司。

  4、中国股民在股市中赌博

  舆论导向本应该教育股民向企业投资,向企业投资就必须深入了解企业,否则只能为自己行为负责。如今在股市具有融资功能理念下,股民不认为是向企业投资,而是向在股市中赌博。股市是政府办的,相信政府没错,所以很多股民闭着眼睛投资。中国很多普通股民都是下岗工人退休工人,在菜市场上买菜会为几分钱斤斤计较,但是在股市上买股票时连这个公司是做什么都不知道,居然会几千几万地投。早期股市亏损了会找政府闹事或者跳楼,如今麻木了,亏损了打碎牙齿往肚里咽。但是从网上的谩骂声就可看出他们对股市的仇视。据称中国股市的计算机系统是世界上最快的,它是满足赌博的需要而不是投资退出的需要。

  5、导致融资结构比例失衡

  在2012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说,2011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75%左右,同期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只有14%,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十分明显。

  很多人将此原因归结为我国金融创新不足,企业融资工具还太少。事实上即使在美国这样的金融发达国家,尽管有很多种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但大部分金融工具并不是为融资服务的。例如期货等都是为风险防范服务的。融资的主要工具还是债务性融资的银行贷款和发债、权益性融资的股权融资。事实上办企业就是融资,这种融资并不需要什么金融工具。任何国家都会鼓励百姓办企业即鼓励融资。股市原本是帮助办大企业融资的工具。股市在中国环境下被扭曲了,连办199人的股份有限公司都无法使用这个工具。现成的金融工具都用不好却埋怨金融创新不足是我国金融系统的现状。好在中国银监会没有像中国证监会那样直接干预银行向企业的融资,否则中国企业融资就更困难了。但是杨行长担忧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就不明显了。

  只要股市包括融资功能这个理念不改变,只要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企业直接融资,那么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就不可能扩大。杨行长的疑虑就永远存在,而郭主席的“IPO不审行不行?”问题就永远停留在口头上。

  六、结束语

  中国股民为中国股市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中国股市到了必须彻底变革的时候,而这种变革需要以融资从股市中剥离出来开始。融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发行环节;融资是企业对百姓的关系,不是企业对政府的关系,政府需要从直接管理企业融资中解脱出来;企业不是“上(股)市融资”而是“下百姓中融资”;股市对企业直接融资起到关键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券商等中介机构对企业直接融资起保障作用,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必须接受保障失败或者欺诈市场对其的惩罚;股市必须承担起为所有股份制公司退出责任,不论这个股份制公司大还是小,公募还是私募,公众公司还是非公众公司,否则就是扭曲了的股份制。

  (本文作者介绍:中山大学兼职研究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