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首尔特约撰稿人 芮晓恒 [微博]
大多数韩国媒体都用中国队的“耻辱”、“丢人”等作为标题,满篇都充斥“军心涣散”、“溃不成军”等词语,甚至有韩国媒体用“万里长城的倒下”来形容中国队的惨败。
6月15日晚,国足1:5惨败泰国队,再一次击碎了中国人民的足球梦。身在韩国的我,虽未收看比赛转播,但依然从韩国网站上看到了比赛结果。
说实话,韩国媒体对这场比赛的关心程度颇令我感到意外。我本以为,鉴于目前中国队早已彻底掉入亚洲二流、甚至三流的事实,其实韩国媒体完全没有必要关注中国队的区区一场热身赛。
虽然我是个“伪球迷”,不看中国队比赛也已有很多年,但对中国队的各种“辉煌”记录也是见怪不怪。真正让我脸红的却是韩国媒体的报道内容。大多数韩国媒体都用中国队的“耻辱”、“丢人”等作为标题,满篇都充斥“军心涣散”、“溃不成军”等词语,甚至有韩国媒体用“万里长城的倒下”来形容中国队的惨败。
尽管一直以来,韩国媒体对中国足球很难有什么好评,但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韩国媒体对中国足球的连续负面报道还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6月11日中国和荷兰的友谊赛,中国队以0:2告负。比起比赛结果来,韩国媒体更关注的是中国队的频频犯规和粗暴动作,不少媒体直接将中国队的飞铲称为“杀人铲球”,《首尔体育》更是惊呼“这是一场友谊赛,还是少林足球表演?”
而更早之前的5月21日,亚冠联赛北京国安队客场挑战首尔FC队,1:3告负的北京国安队赛后将失败的怒气发泄到了更衣室的桌子和衣柜上。
对此韩国媒体纷纷批评国安球员缺乏基本素养,SBS电视台讽刺说,“既然国安队球员那么有力气,是不是应该去多练练球技?”足球网站Football List则称,“没有教养的中国球员,首先应该从人性道德学起”。
更刻薄的评价来自于《朝鲜日报》,该报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足球因为财大气粗而有了很大改变,包括买入了不少国际知名球星,但如果光知道烧钱而不知道在球员的素质上下功夫的话,中国足球在国际足坛依然不会有好名声。
事实上,在2010年2月10日东亚四强赛中国队3:0横扫韩国队,终结了持续32年之久的恐韩症后,韩国媒体曾一度惊呼中国足球已经走出低谷。2012年3月7日亚冠联赛广州恒大5:1大胜韩国K联赛冠军全北现代之后,更有部分韩国媒体开始为韩国足球的未来所担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中国足球的昙花一现,而韩国媒体便又开始“幸灾乐祸”。
中国足球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问题肯定是存在的。“军心涣散”、“动作粗暴”、“钱多人傻”,这或许就是目前韩国媒体对中国足球除了水平低以外的全部印象。
这些评价固然并不一定很准确,其中也很可能存在一些偏见,比如说至今韩国媒体仍念念不忘1998年法国世界杯前夕韩国队的主力球员黄善洪在与中国队的一场热身赛中被铲断了腿。但不论如何,“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足球究竟是否存在如韩国媒体所指出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存在,那究竟又是什么导致了韩国媒体的不良印象,这值得中国足球界共同反思。
或许目前的中国足球,落后的并不仅仅是球员的技术,教练的思想和扭曲的体制,可能更缺乏韩国队般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貌。当然,也许会有许多网友朋友会问,韩国媒体有什么资格来评论中国足球?笔者认为,与其口舌之争,还不如将精力花在如何找出中国足球的真正问题,最好的回击莫过于用成绩说话。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从业人士,常驻首尔,兼职财经撰稿人。爱阅读、爱思考、爱写作。)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