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SARS十年祭:公共卫生凌驾政治经济

2013年04月09日 09:43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微博]

  香港抗击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内地俗称“非典”)十年之际,新型H7N9禽流感在内地的流行令当年血泪记忆重回脑海。SARS深刻改变了香港,卫生防疫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卫生应凌驾个人自由、经济、政治等考虑因素!”当年,被特首委任为疫情研究专家的前卫生署长李绍鸿这句话,为这个城市对这场恐怖疫症的反思一锤定音。

  SARS离开刚好十年,新型H7N9禽流感开始在多个地区肆虐,让人们不由得生出死神重临的联想。十年前血泪斑斑的SARS记忆,在这个春天又重回脑海。

  “公共卫生应凌驾个人自由、经济、政治等考虑因素!”当年,被特首委任为疫情研究专家的前卫生署长李绍鸿这句话,为这个城市对这场恐怖疫症的反思一锤定音。经过这一役,香港从政府制度到普罗市民的生活习惯都彻底改变,卫生防疫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卫生改革:威院8A病房的教训

  SARS过后,香港政府接纳了包括李绍鸿在内的专家组的四十余项建议,大大调整了医疗体系。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宣告成立,下设流行病监测、感染控制、紧急应变等部门,专门针对传染病制定防疫机制及协调跨部门合作,举行各部门的防疫培训和演习。在这次H7N9禽流感的扩散过程中,卫生防护中心每天都发布多条最新疫情和预防、处理禽流感的各种信息。

SARS让香港人习惯了口罩,多数人从此养成了只要有呼吸道症状就戴口罩出门的习惯。SARS让香港人习惯了口罩,多数人从此养成了只要有呼吸道症状就戴口罩出门的习惯。

  香港卫生署人士介绍,在SARS后卫生署和香港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机制,医院一旦发现怀疑病例会立即隔离,并将病菌样本化验,24小时内得出化验结果,即时向外界公布。香港法律也为此作出修改,卫生署视乎疫情严重性,有权封闭医院、酒店或社区的设施。

  十年前的SARS留给港人最恐怖的回忆之一,莫过于“威尔斯亲王医院8A病房”事件。当年医院接收了感染病人后,病毒在医院内飞速传播,让医护人员伤亡惨重,更从病房又传回居民社区。“这次经验影响深远”,香港医管局传染病中心医务总监曾德贤指出,一开始政府指定用“SARS医院”接收患者,结果医院床位爆满,更让病毒在医疗系统传播,令人反思将患者在不同医院分散或过于集中到单一医院,可能都有问题。

  此后,政府斥资5亿港元建立了“传染病中心”制度,作为重大疫情的首道防线,负责接收和隔离首批患者。中心接收患者的数量,视乎不同的传染病而有所区别,例如当年爆发H5N1禽流感,平均有50%患者需要深切治疗,而传染病中心有10张左右ICU(深切治疗部)病床,接收患者的数量就要控制在20个以内。随后的患者则由医院轮流“接力”,每间接收相应比例的患者。

  以近期曾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为例,过去10天内曾到中东或相关地区或曾接触受感染的患者,医院实时隔离并快速测试,化验结果呈阳性的首20名病人在玛嘉烈医院隔离,其后的病人则分阶段处理。这样既可最快隔离病源,也不至于让某间医院负荷过重。

  社区防疫:淘大花园的新生

  医疗体系仅仅是防疫战争的一个局部。港府卫生署长陈汉仪日前指出,在预防传染病方面,不能单靠医护体系就把疫情切断,流行病学角度的传染病取决于“病因”、“宿主”及“环境”的“铁三角”,强调三者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对抗新型病毒要求大众要注重卫生,例如正确洗手,不进食野味以及接触野生动物等。

  SARS的爆发令香港九龙湾的大型住宅区“淘大花园”闻名天下。当年一位深圳来港人士在淘大花园过了一夜,随即因发烧和腹泻而求医。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一夜令多达329个淘大花园居民染上SARS,其中42人死亡。政府被迫对淘大花园E座采取“封楼”措施,数百人被隔离,据一名当年的淘大居民回忆,政府将E座楼下铁门用封条封住,居民歇斯底里的救命声、幼儿的哭叫声不断从高处传下,情状极其残忍。

  经历了惨痛SARS的淘大花园,现在已成为社区防疫先锋。淘大花园业主委员会介绍,小区在SARS后安装了全方位消毒设施,包括在出入口和厕所水管安置紫外线杀菌设备,电梯也定时用杀菌喷剂消毒,垃圾必须放入楼梯转角的独立垃圾桶。社区委员会则准备了逾万口罩供居民随时使用,每年组织居民注射流感疫苗。

SARS爆发期间,疫情最为严重的淘大花园E座被政府封楼,全部居民被送到两处度假村强制隔离。SARS爆发期间,疫情最为严重的淘大花园E座被政府封楼,全部居民被送到两处度假村强制隔离。

  淘大居民对环境卫生也极其注重。大楼天井位置狭窄,容易积存垃圾,有居民就自制了能够伸缩的三节棍,从窗口位置伸出去,主动清理垃圾,以免被细菌藏身。

  淘大花园的改变,是“后SARS时代”香港市民的一个缩影。“是SARS教会了我要分六步正确洗手“,“打喷嚏、流鼻涕时出门必戴口罩”,“我从此学会了马桶用完必须盖上盖子,以免马桶内的病毒散播到空气里”,许多亲历SARS恐慌的香港市民都不难说出这场疫病如何切切实实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住宅安全:全港清洁大检修

  淘大花园爆发SARS经验,显示香港人口密集区在流行病爆发时十分危险。为了消灭传播病毒的卫生死角,2003年5月港府成立了“全城清洁策划小组”,小组的“清洁大队长”就是时任政务司长的曾荫权。

  据当时参与行动的人员回忆,当时发现有些楼龄较老大厦地下的下水道阻塞严重,甚至有些整个崩塌了,厕所排污渠直接接入大街的排水渠,粪便流上街道。有些大楼的天井杂物堆到数米高,后巷遍布蟑螂老鼠。香港九龙区如红磡、土瓜湾等都是问题特别严重的区域,在SARS之后都全面清洁并制定了完备的定期清理计划。

  SARS后发现的建筑物问题,还促使香港政府研究推出“强制性验楼计划”,要求楼龄达到二十年的楼宇,每七年验楼一次,在检修大楼安全结构的同时,特别要检查排污系统有没有渗漏问题,以免危害公共卫生。

  由于香港政府专家组的调查发现,淘大花园爆发SARS的原因是住户厕所排水系统的U形管干涸,无法阻隔SARS病人粪便内的病毒,病毒残留在排污渠中,再传播回每户厕所,厕所内的排气扇则加速病毒进入住宅。港府随后也全面更换了全港不合格的排水U形管,将洗手池的排水管接入,避免管中干涸。

  回顾当年SARS,香港集全港官方和民间之力,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改进深入到各个细节。然而,问题的解决不代表万事大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

  例如,由于住宅供应不足,不少人被迫居于由一个住宅间隔为几户的“劏房”中。这类住宅大都经过非法改装,乱铺设厕所排污渠,不少住客吃喝拉撒都在同一地方。越来越多专家呼吁政府正视该问题,如港大医学院微生物系主任袁国勇就指出,“劏房”的情况可能比当年“U形管”更糟糕,一旦有流行病爆发,很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

  每一次大天灾几乎都会推动社会的改进,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肯定,但一个社会总会在不能总在“血的教训”之后才开始反思。民众需要的是全面而灵活的应急体系和预防措施,这样在发生天灾时,政府能有条不紊、公开透明地处理紧急情况,民众则不必因为对天灾无法掌控,而陷入更可怕的恐慌之中。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SARSH7N9禽流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