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推进电改成本最小效益最大

2013年03月27日 10:30  作者:李其谚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李其谚[微博]

  一则国网拆分的消息再次挑动电力改革神经,电力改革应走向何处?新浪财经将通过专栏形式,发起《电改何处去》大讨论。李其谚认为,民意涌动,机构改革分流需求,业内外人士大讨论,使得上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最后攻下的垄断堡垒”,提前出现了难得的“改革缝隙”。欢迎公平对话,理性探讨。欢迎参与讨论,投稿邮箱zhuanlan@staff.sina.com.cn

  在一个领域,当“自下而上”的改革要求和“自上而下”的改革意愿一致,同时理论酝酿亦成熟时,便形成了最佳的改革时机。

  电力体制改革,正处在这一罕见的历史时期。

  3月下旬,“最高决策层”决心把国家电网[微博][微博]“一拆为五”的消息引发行业震荡。后经《财经》记者调查,拆分国家电网的电改方案的源头并非来自决策层“自上而下”的决策,而是来自电力业内人士“自下而上”的民意“造势”。(参见《财经》杂志报道《电改试金石》)

  民意涌动,机构改革分流需求,业内外人士大讨论,使得上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最后攻下的垄断堡垒”,提前出现了难得的“改革缝隙”。

  机不可失。

  首先,经过十一年的争论、酝酿,电力改革的理论准备、舆论准备、国际经验、国内探索都已非常充分;业界对“五号文件升级版”的理论探讨已经臻于成熟。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出台,确立了厂网分开、重组电网、竞价上网、输配财务分开等电力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同时迈出了“厂网分开”资产重组的艰难一步。 

  2003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国办发[2003]62号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国办发[2007]19号文),确立了“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的电价改革目标,和“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实施输配分开试点、全面推进电价改革”的电力体制改革总体目标。19号文甚至对“十一五”期间的电改任务给出了时间表。

  至此,电力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完善,只是此后十年一直未能在执行层面推进。但在理论探讨方面,“改革派”们一直在结合国际改革的经验和潮流,在修正和完善改革的纲领。目前“升级版五号文件”已经酝酿完成,随时可以拿来讨论。

  其次,目前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改成成本最小而社会效益最大。

  在刚刚定盘的机构改革之中,国家电监会将并入国家能源局。能源局原本编制仅百余人,不可能全盘接受国家电监会数百人——这一领域的机构改革有实际的人员分流压力。拆分国家电网或者重新做实区域电网,都可以天然提供分流的渠道。

  更为重要的,早已被拆分出去的发电集团,亦渴望有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改变“输电、配电、调度”集一体的电网格局。因此,电力业内大部分利益主体都在“暗推”改革。迅速流传开来的“拆分电网”方案,实际上也是“自下而上”的一种民意。此时推进改革,改革成本最小,而社会效益最大。

  第三,在多年的实践之中,已经有民营或地方企业自发探索“新体制”,可以作为改革试点予以研究。

  记得在去年,全国公众也曾掀起魏桥集团的“独立配电网”是违法还是电改先锋的大讨论。虽然“魏桥模式”的讨论最后被压制,但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小系统轻松打败了大系统?为什么用电户与大电网解裂的趋势暗流涌动?国有发电企业直喊亏损,个人自办电厂和配电网又哪来的盈利?应怎样看待“魏桥模式”?

  发改委价格司、国家电网以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三位一体”给出的答案集中在以下四点:一是违反电力法,二是环保违规,三是供电安全不合格,第四,没有承担社会责任。

  电力法自出台以来就没人执行。例如:“上网电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全国的价管部门谁执行了?环保方面的问题,魏桥的热电机组有无安装和运行脱硫除尘设施,排放是否超标,需要有环保部门的权威监测。而国有的发电厂虽然安装了脱硫设备,但仅在环保部门检查时运行,这也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盈亏的秘密到底在哪里?

  供电安全问题亦很容易看清楚。魏桥电力系统完全是自发、自供和自用,与大电网没有物理联系,不存在威胁大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至于小电网的安全方面,纺织生产对电力质量的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生产,电压和频率的微小偏差都会引起残次品增加。魏桥纺织能成为世界第一,正好说明其供电质量是比较高的。

  不承担社会责任的指责也缺乏说服力。社会责任该由企业承担吗?如果企业负担了社会责任,政府还收税吗?

  至于向外供电,显然是魏桥小系统的业余作为,按魏桥集团的说法,其外供电比例只占其总发电量的1%。然而,为什么周围的企业都舍弃了大电网,转而向“没有供电安全保证的小电网”求售呢?首先是信用保证,其次是价格低廉。

  魏桥集团张士平当初下决心自办电厂,正是想摆脱“动不动就停电,求爷爷告奶奶成了家常便饭”的窘境。

  此外,无论是跟国际绝对水平相比,还是跟人均收入相对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和商业用电价格尤其高,用户实际支付的价格普遍比政府目录电价高百分之几十。实际上,如果不是国网的电价高服务差,魏桥的电也不可能有外供市场。

  当然,大电网的销售电价,其中的各种加价收费繁多,“交叉补贴”也存在。但如果将其厘清,就可以看出实际的原因。

  2012年中国全部用电量为4.96万亿度,其中工业、商业用电合计占85%左右,城乡居民用电合计占不到13%,农业生产用电占2.3%左右。而且现在除北京市外,其他省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并不低,“倒挂”多成历史。也就是说,需要“交叉补贴”的地方非常有限。如果将这15%的需要补贴的电量单独拿出来,这笔账核算起来并不难。但为何一直是笔“糊涂账”,恐怕归根于电网的垄断性使得其不愿公开透明和监管的长期缺失。

  魏桥现象经媒体披露后很快被压制下来,但业内不少人士期待它成为“电力小岗村”。这个模式是值得研究和比较的,可以为将来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第四。经过十一年的研究、探讨和借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也臻于成熟。对于改革路径的讨论基本清晰。

  目前业界持有的改革方案可以总结为“国网版”“温和版”“激进版”和“折中版”。

  “国网版”对未来的设想是三个“一体化”:输配一体化、电网调度一体化、电网与交易机构一体化。

  “国网版”的改革方案,支持国家为输配单独定价,并称电力市场应该放开两头,监管中间,推进发电侧竞争,有序放开售电侧市场,最终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国网专家认为,而国家电网也应该是多买多卖中的一员,不仅传输电力,而且继续买卖电力。

  “温和版”的改革方案是“输配合一,网售分开”。将销售环节从电网中剥离,以区域、省为建制组建独立的售电公司,承担普遍服务义务。输配仍属于统一的电网企业,电网的收入来源由购销差价改变为过网费(输配电价×过网量)。调度机构则可保留在电网内,其管理体系不变。

  “激进版”改革方案的核心是输配分开。将跨区(省)输电资产和功能分离出来,组建独立的国家输电公司,负责输电业务,收入来源为输电价格×输送电量。以省为单位,组建配电公司,负责区域内电力营销,承担普遍服务工作。主要收入来源分为两种:一是对大用户直接购电收取过网费;二是为其他用户供电时收入为购销差价×输送电量。国家输电公司承担区域间调度任务,省级配电公司承担省内调度业务。

  “折中版”的改革方案是:将跨区输电资产分离出来组建国家输电公司,专门负责从事跨区域输电业务,收入来源为输电价格×输电量。将国家电网拆分为独立的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负责区域内电能输送,承担普遍服务;国家输电公司负责区域间调度业务,区域电网公司负责区域内调度。

  新任国家领导人反复表态: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动改革。此刻,传统垄断领域的改革空间已现,在停滞十一年之后,电力体制改革能否抓住实际重新启航?业界充满期待。

  财经专栏文章:

  邵秉仁:电力改革停滞根源在政府

  廖宇:电力改革没想好就不改革

  周纪超:电力公司应公开收入

  武建东:电力改革需要杀手级平台

  陶光远:电改应面向未来电力供应模式

  周大地:电力改革核心是电价不是拆分

  刘纪鹏:电力改革成在电价败在拆分

  范必:解困电力须走改革之路

  张树伟:打破电网的自然垄断性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杂志社主编助理,国内首席电力记者,调查报道代表作《谁的鲁能》。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探索者和领军人物。)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国家电网电力改革电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