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谁在暗算中国大豆 老百姓正为跨国资本利益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6:41 中国青年报

  

谁在暗算中国大豆老百姓正为跨国资本利益埋单

  2007年9月2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莫里斯,由于要制作燃料,食品和家畜的饲料、对谷物的需求正在增加,这使得伊利诺伊州的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了40%到75%。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穷人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跨国粮食企业和国际投机资本口袋里的利润

  本报记者 王磊

  中国经济正面临“高通胀”风险。确保物价稳定,已成为政府今年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此时此刻,对外经贸大教授夏友富眼睛却紧盯着大豆

  豆子虽小,事关重大。在夏友富看来,一场“新型国际战略性商战”已全面打响,工具就是这小小的大豆。

  1~2月的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权重占30%的食品价格成为诱因,其中肉禽与油脂价格30%~40%的涨幅显得格外触目。这背后,小小大豆可谓“功不可没”。

  大豆的主要用途是榨油,其副产品豆粕可做饲料。过去一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暴涨,国内食用油涨价和饲料成本提升引发肉价上涨。而消费结构决定,越是低收入群体,对此越敏感。

  “中国老百姓正在为跨国垄断资本利益埋单。”夏友富研究发现,事实上穷人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跨国粮食企业和国际投机资本口袋里的利润。

  豆价疯狂

  2008年一季度,大豆价格上窜下跳。大连商品交易市场大豆期货合约一度连续涨停,摸高至每吨5500元;继而连续跌停,下探至每吨4500元。行情近乎疯狂。即便在目前位置,大豆价格也处于30年来的高位。

  期货价格左右了现货市场。在东北大豆产区,一些豆农迫不得已买来电脑,参照期货行情来决定今年的大豆种植计划。然而,这种暴涨暴跌的走势却让他们看不懂。

  大豆价格剧烈变化,真是由于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失衡吗?多年来,一直跟踪大豆走势的夏友富教授提出质疑:“仔细研究会发现,这完全是投机市场炒作的结果,与真正的大豆实际生产和需求几乎没有关系。”

  比较了近两年世界大豆生产和需求的详细数据后,他发现2007年世界大豆是“供大于求,基本平衡”;而2008年,就算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大豆实际供需状况仍然是“供给略欠,但绝不至于失衡”。

  他的结论是,期货市场的投机需求完全偏离了实际需求,而这种“最不稳定的需求”,却是“最容易被操纵的需求”。

  许多因素构成炒作大豆的“题材”。在国内,2006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去年旱灾又影响了收成。而对于中国这个“大豆进口依赖国”,关键原因还在国外。

  去年,在美国政府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这个最佳“噱头”支持下,国际大宗粮食商品市场的行情波澜壮阔。其中,玉米对大豆的“替代作用”效果明显——大量的玉米将被用于制造乙醇汽油,玉米价格暴涨;而玉米种植面积相应加大,压缩了大豆种植面积,大豆产量减少,价格同样暴涨!

  与实际供求不同,投机市场的规律是“预期改变一切”。但要命的是,投机市场的价格反过来,已完全控制了现货价格。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