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谁在暗算中国大豆(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6:41 中国青年报

  曾有人把这赞誉为“充分竞争状态”,在夏友富看来,这却是典型的“垄断操纵”。

  “他们总是让我们反思,说你企业能力不行,说你农民太落后,说你笨,可谁去质疑过这个规则?”田仁礼说,“价格完全与价值背离,供求关系彻底失效,经济学家们能给解释解释吗?”

  谁是获利者

  中国大豆严重的“对外依赖症”是否会搅乱2008年中国经济?南方基金资深分析师万晓西对此甚为担忧。

  他认为,由于缺乏定价权和供应链受控,豆价波动已严重威胁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而且,大豆产业与畜牧业、养殖业及其他农产品价格关联密切,一旦失控,将对中国物价、汇率等宏观经济层面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真的是一场不宣而战的大豆战争”。

  事实上,大豆不过是这轮全球粮食涨价大潮中的耀眼“明星”之一。

  2007年小麦、玉米价格都涨势惊人。粮价上涨已引起一些国家的动荡,巴基斯坦出现小麦短缺,埃及宣布禁止大米出口以维持国内供应,印尼老百姓已经上街抗议大豆价格暴涨,而21个非洲国家宣布发生粮食安全危机。

  问题是,谁会是这一场粮食危机的获利者?

  简称“ABCD”的四大跨国粮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常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他们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自然也是包括大豆(占农产品贸易量10%)等大宗农作物的定价者。

  有数据显示,2007年,四大粮商毫无悬念地成为粮价上涨中的大赢家。2007年5-11月,嘉吉净收益同比增长了61%。邦吉在前9个月的净收入增长高达107%。

  田仁礼认为,更重要的获利者,是像巴菲特、罗杰斯这样的大牌投机资本家和他们背后数量庞大的“热钱”。

  早在两年前,这些金融投机者就已布局农产品市场。去年,美国“次贷”风波爆发后,更多“热钱”快速向农产品、石油等资源性商品市场“逃逸”。到今天,当全世界低收入者正为物价上涨忧虑时,那些“聪明”的金融资本早赚得盆满钵满了。

  在夏友富眼里,美国政府推广生物能源计划,本身就在配合金融资本“作秀”。用玉米生产汽油,能源效用并非最优化,需要大量补贴不说,还推高粮价,造成“发达国家的汽车与贫穷国家的人民争夺口粮”。

  资深期货分析人士石江峰称,从国家层面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毋庸置疑地成为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7财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收入约8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亿美元。2008年美国预计粮食出口额将达1010亿美元。这些都是在出口量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

  他认为,美国通过卖粮食的收入,大大抵消了进口石油所需付出的成本。全世界的粮食进口国都在为美国进口石油买单,美国成功实现了“粮食换石油”的梦想,还用粮食出口这一战略工具掌握别国的经济命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