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唐山寻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3日 13:05 经济观察报

  勾新雨/文

  站在唐海县一家只有七八张桌子的海鲜餐馆里,史春源努力表现出一种星级酒店大堂经理才具有的稳重气质,她穿着深色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始终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客人,但动作总是略显僵硬。

  “听说这里的投资跟三峡工程不相上下,只是没有三峡那么有名”,史春源说,两年前,她听在唐海工作的表姐说曹妃甸的机会很多,就只身从老家张家口来到了这里。

  两年的时间里,史春源感觉自己就生活在一个大工地上,街上日夜不停地奔跑着满载土方石料的载重卡车,一座座崭新的建筑在农场和沼泽间拔地而起,餐馆的数量激增了至少三倍。

  “像我们这样的餐馆,房屋租金已经从每年1万涨到了10万”,她说。

  奇迹似乎每天都在发生,这里也正在成为一个外乡人的寻梦之地。2005年初,在首钢决定搬迁至此以后,几乎一夜之间,曹妃甸就从一个寂寂无名的荒岛变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今年5月3日,中石油公司宣称在这里找到了一座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这是对奇迹的最新注解。

  有人说,唐山将由此成为北方经济的中心;还有人认为,此举将促进环渤海成为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5月4日,下榻在唐山宾馆的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在诗作中写道:“众里寻她千百度,却原在,海天阑珊处———唐山。”

  在中国近代史上,唐山与天津互为呼应,成为了洋务运动在北方的中心城市,被誉为 “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建国之后,唐山成为了北方工业重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唐山的工业总产值比北京和天津还要高。

  改革开放之后,唐山的经济发展开始落后。2005年,尽管唐山GDP跨入2000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前20名,财政收入占到了河北全省的1/3,但仍落后于同属环渤海区域的大连和青岛。

  从1876年李鸿章选定在开滦地区设厂勘探煤矿,任命唐廷枢为第一任煤矿督办,唐山诞生至今,这座城市似乎一直没有摆脱对资源性产业和官办经济的依赖。

  唐山市委研究室城市经济处处长李技说,现在唐山的五大主导产业全部属于资源产品和重化工,它们贡献的财政收入占全市的95%以上,仅钢铁业就占到了51%以上。现在唐山的国企虽然已有94%完成了改制,纯粹的国企不到十家了,但国有经济比重却占到了GDP的62%。

  首钢搬迁一直被看作是能够重塑唐山奇迹的项目。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生产系统搬迁到曹妃甸的方案。资料显示,为了争取首钢的到来,从1992年开始,唐山市开了100多次专家论证会,耗资6000多万元。

  “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天天听着卡车的声音,卡车多了就证明项目有戏”,唐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之海说,首钢项目没有正式批下来之前,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在国家正式批复之前,河北就已经偷偷地开始了曹妃甸的前期建设,最危险的一次是100多个建筑工人被困在小岛上。唐山市财政在救人上的花费累计就达400万元之巨。

  现在,奇迹还在延伸。河北当地媒体这些天一直在探讨:冀东南堡忽然发现了10亿吨大油田,河北会不会因此暴富?大宝藏就在咱家,河北老百姓能不能分些羹、获点实惠呢?

  唐山市发改委工业处周处长说:“我们现在正在做石油产业的规划工作,石化业唐山早就想干了。”

  奇迹似乎也让整个唐海无所适从。新开工的亮丽

豪宅与计划经济时代灰头土脸的影剧院并肩存在,道路虽然都修得宽阔笔直,但汽车还是习惯慢悠悠的节奏。仅仅在两年前,唐海还只是一个只有13.8万人、财政收入1.6亿元的农业小县。

  当地政府人员说,唐海最早的一批居民是专业军人和劳改释放人员。唐海原来就是一个大型农场,后来才改成了县。当地有很多湿地,到处都是鱼虾。计划经济时代,这里上缴给国家的稻米占到河北省的1/3。

  现在,外地人至少占了唐海人口的1/3。史春源是这些人中的一个。虽然来唐海两年了,但史春源并不喜欢这里。她觉得当地人欺生,打“板的”——— 一种类似残疾人

摩托车的载人工具——— 本地人只要两元,看到外地人坐车就要三元五元,而且那些人很横。

  史春源说,如果不是两年前来到曹妃甸,她可能早已经在老家结婚生子了,就再不出来了。现在她作为餐厅领班每月收入1000元。

  史春源一直相信国家的支持会让曹妃甸迅速发展。她说自己以后不想开餐馆,因为以往开过,经营的不好。她的梦想是在唐海有一间自己的饰品店,她说:“这里的机会很多,关键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