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禁销有汞电池目标未达到 电池业将加强普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1:4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郑小栓报道

  长期以来,含汞废电池的污染一直是困扰我国环境保护的焦点问题之一。1997年,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产品含汞量的规定》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但这个目标并没有达到。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敬忠最近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谈道:要坚持电池生产无汞化的方向。按照“九部委”提出的时间表,2007年各相关部门应当联合行动,在电池行业展开普查,没有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应当坚决关闭。同时,应当积极推广使用无污染的“绿色电池”。

  推广无汞碱性电池是消除废旧电池污染比较妥善的办法。王敬忠指出:国内外的实验数据表明,废一次电池的污染控制提倡以电池生产的无汞化来实现,国家目前不鼓励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集中收集。无汞碱锰电池性能优异,无环境污染,社会各方应加强宣传,鼓励和提倡消费者使用绿色环保的无汞优质碱锰电池。

  据介绍,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电池中的汞和镉等化学元素,添加汞的作用主要是防腐和保持电池电量稳定,使电池存放时间延长。

  现在,无需添加汞等有害物质也能保证电池的长时间储存和电量稳定。

  王敬忠表示,今后推广使用无汞碱性电池,要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提高消费者对无汞碱性电池的认知程度,让人们了解无汞碱性电池在环保、

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促使大家都去购买和使用这种“绿色环保电池”;二是通过加强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促进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推动和帮助“绿色环保电池”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善梅向记者介绍:2005年我国电池产量305亿只,但是碱锰电池的产量仅65亿只,占20%左右。这其中,绿色环保的无汞、低汞产品又只占60%。因此,张善梅、王敬忠等专家提出:推动“绿色电池”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王敬忠谈道,中国电池工业协会2006年8月组织进行碱锰电池汞含量专项检测,组织人员分组到11家企业碱锰电池生产现场或销售仓库现场抽样,委托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碱锰电池产品汞含量专项检测,其电池检测结果符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文的标准。并结合近几年来电池行业产品质量统检结果,将这些产品确定为首批“绿色环保碱锰电池产品”。2007年,应当在全行业几百家电池生产企业中进行普查。

  目前国内的碱锰电池企业,上规模的还有几十家,2007年首先就要对这些厂家的产品进行调查检测,达标的会逐步公布,不能达标的要考虑关闭,禁止生产销售有汞电池力度还要加大。王敬忠秘书长说:达不到标准应当关闭,对于电池企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产业调整。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