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融资券走出贵族俱乐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9:50 金时网·金融时报

  李倩

  随着又一家民营企业上海海欣集团5亿元短期融资券的成功发行,无疑,民营企业现在已成为我国融资券市场的发行主体了。发行融资券给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融资渠道的拓宽,更为重要的是其地位的提高。

  山西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为冶金行业提供原料的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民营企业,原煤的安全供应和价格波动就成为影响该公司生产经营的最重要因素。在每年入冬之时筹集资金购买并储存原煤就成为企业生产最为头疼的事。往年此时,公司不得不承担高息向银行贷款,且审批手续繁杂、周期长。今年1月,在主承销商中国银行的大力协助下,美锦能源集团经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2亿元短券,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

  的确,短券使发行企业在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开辟了一条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其作用对民营企业尤其明显。这也是记者在不久前央行组织的“短期融资券市场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感触最深的。

  融资券发行人“平民化”

  中小企业可望也可即

  实际上,当初央行推动短期融资券试点时可谓用心良苦。由于近年来我国中长期贷款比例过高,短期贷款过少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而相对单一的间接融资管道,也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尽管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十年的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管理头寸、进行投资的重要场所,短期债券数量与品种的增加则对金融机构减少投资风险,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短期融资券被公认为是央行发展短期债券、丰富多层次债券市场的“问路石”。

  民营企业代表对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推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秦正余表示,短券的推出有效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财务成本,有利于提高发行企业的竞争能力。

  尽管目前短券发行利率不断走高,但企业依然热衷短券的发行。第一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券的民营企业———横店集团的副总裁胡天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该企业去年11月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的10亿元1年期短期融资券,利率2.93%,与同期5.58%的贷款利率相比,横店集团可以少支付2650万元利息。

  的确,发行短券不仅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的显著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对企业优化财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有很大帮助。并且,民营企业发行短券的过程,不仅是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全面信息披露的过程,也是重塑企业信用形象的过程,使民营企业赢得了巨大的无形资产。

  另外,央行最初推出短券的目标之一是一些资金用量大、降低财务成本要求强烈的大型优质企业。当这些商业银行的黄金客户转向市场直接融资时,我国商业银行就不得不直面“金融脱媒”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提高服务质量、调整发展战略与信贷政策,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今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央行的这一“挤压”策略目前也已初显成效。

  市场信用利差层次显现中介机构功能依然缺位

  算起来,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至今已一年有余,市场规模与利率、发行企业和承销商队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7月20日义马煤业集团2006年第一期4亿元短期融资券的上市流通,目前已有华能国际中国石化等百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横店集团、广东梅雁等数十家民营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上市了期限分别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面额总计为2952亿元的203只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体也由最初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展到民营中小型企业,其中仅民营企业就有30余家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了数百亿元短期融资券。承销商也由部分商业银行扩展到券商和保险类机构。

  当然,随着宏观调控和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以及发行人资质的多层次化,市场利率已发生了高达90余个基点的变化。据了解,6月28日,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有6亿元期限1年的短期融资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当时票面利率已涨至3.8529%,刚刚发行的义马煤业集团短期融资券的票面利率为3.7883%。而去年同期相同期限的利率仅为2.923%,且这一利率维持了将近半年,后来由于资质略有差别的民营企业的加入,信用利差开始体现。

  信用利差的出现,不仅说明发行企业的资质差别,而且充分体现了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其实,如果未来我国的市场监管者将对市场的监管全部还给市场时,金融中介的作用将会更大。但是,通过短券市场发展,我们也看到目前境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信用评级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业务管理显然不适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所需,而监管部门对这些中介机构的业务约束机制也欠缺。

  就信用评级来说,信用评级的核心是通过向债券购买者揭示发债人的风险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央行为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要求拟发行债券的机构聘请具有资质和公信力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并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主要目的是在减少投资者分析成本的情况下,帮助其掌握必要的信息。同时,通过信用评级筛选举债主体,维护债券市场的稳定。另外,信用评级结果也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债券等金融产品风险定价的主要依据。但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机构普遍认为目前信用评级公司只是依靠外部一些财务数据对发债企业进行评估,不是很科学,据此定价风险太大。

  融资券良好示范效应应扩展至企业债市场

  毫无疑问,从目前的发展势头看,央行推出的短券这一金融产品显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备案制和招标等市场化发行方式,对目前管制严格的企业债券发行的确带来了非常强烈的示范效应。

  但是,短券毕竟只能解决企业的短期直接融资需求,而中长期直接融资需求还要靠资本市场来解决。1996年颁布的《企业债管理条例》从2001年就进入修订阶段,但时至今日仍然杳无音信。因此,民营企业希望短券的示范效应能尽快扩展到中长期债券市场,也希望央行能尽快推出较长期限品种的债券以满足发行人的需要。经济学家李扬也认为,短券的示范效应应尽快扩展到

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针对大家反映的问题,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时文朝指出,发行额度、期限都不是问题,以后也可能进行价格拍卖发行,企业债务工具创新会越来越多。只要企业有需求、各方面支持、有利于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银行间市场就不会有问题。商业银行会帮助企业设计出更多的结构性融资产品,央行也会全方位予以支持。

  时文朝希望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民营企业要自觉维护短券发行人自身市场信誉,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尤其要加强信息披露,短期融资券的按时还本付息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生存的“生命线”。

  记者在对民营企业老总们的采访中发现,民营企业实际上更看中短券这一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工具,在资金使用上,一般会更为慎重,毕竟民营企业没有“靠山”,做好做坏都是自己的事。同时,会履行发行承诺,按期还款,民营企业更希望这个市场长期发展下去。显然,共同呵护好这个市场已是大家的责任和义务了。

  美锦

能源集团投资部总经理王梦冰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在今年煤炭销售价格较低时,能再发一期融资券,适量增加库存,避开山西各煤矿息工时间,抓住8月至11月煤炭生产旺季的有利时机,进行越冬原料煤的储备,实现企业财务成本优化和直接成本的降低。融资券显然已从最初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筹资的“贵族俱乐部”走出来,发展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筹资阵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