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老王嗅到可转债的钱味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冉学东 发自北京

  嗅到中国可转债市场浓烈“钱味儿”的人少之又少,直到2004年下半年也只有QFII和少数几家机构。

  2005年6月21日,兴业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申购了旗下兴业可转债基金3000万元。
兴业基金的此番举动让股市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股民老王嗅到了一丝钱味。

  老王通过其开户的营业部看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寻思:自己操弄自己的钱该心疼了吧?3000万,再有钱的公司也该心疼了。这比那些上市公司圈了股民的钱,投资起来不心疼,肯定保险多了。

  不过,老王对可转债这个产品比较陌生,他看了些资料,五花八门的术语搞得他头很晕,不过他只记住了一句话:“下跌风险有界,上涨收益巨大。”

  于是他把自己投资于股市上的钱拿出来买了5万元兴业可转债基金。他在一直持有的情况下,该投资的整个收益是,目前基本达到了8%~9%的收益,中间实现了三次分红,去年8月8日进行了一次分红,其分红是0.013元;接着8月23日,又一次0.01元的分红;到了年末又实施了一次0.012元的分红。在不到半年时间,他获益4500元左右,老王说:“这是他投资股市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收益。”

  老张买了这只基金后,正好赶上

股权分置改革,由于起初对转债持有人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可转债有过比较大的波动,去年9月中下旬跌了大概3%,但是市场很快就止跌了。

  兴业基金可转债基金经理杜昌勇向记者介绍说,兴业基金公司购买的3000万元基金收益率也大概在9%左右,也实现了三次分红,目前还仍然持有。

  他说,正是因为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如此之好,在2005年A股市场整体下跌的情势下,转债市场还在上涨,“国内唯一的转债基金——兴业可转债去年也赚了7.5%。”

  可转债既有

股票的性质又有债券的性质,当市场很不好的时候,投资者可以作为债券持有人拿利息,到期还本付息,股票跌多了还有一个向下修正的条款,可以把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假如修正20%,那么股票下跌20%就与投资者没有关系。“所以风险是很小的。”杜昌勇说。

  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杨东说,可转债是一种具有内含复杂期权的金融创新产品,其实质就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发售的一种包含了认股权、回售权等权利的期权。

  这就决定了投资可转债既能够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和个股风险,又能分享股市和个股上涨收益。另外,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可转债市场存在定价失衡、投资价值低估的现象。

  与目前的股票市场相比,可转债市场规模微不足道、不为大多数投资者关注,这也是造就可转债市场投资价值低估的根本因素。

  而且上市公司为吸引投资者认购转债,发行条款普遍向投资者倾斜。监管部门对于尚处起步阶段的可转债市场采取了较为稳妥的监管策略,注重保持较高的发行门槛、保护可转债投资者利益。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现阶段可转债的投资品质、降低了可转债市场的投资风险。

  去年9月中下旬,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整个市场短期的跌幅也比较大。因为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转债没有适当的安排,当时引起了转债市场的担忧。

  从最近两三个月的市场运行可以看出,当时的反应有点过激。但是后面包含权证的方案中,万科、华菱管线、招商银行的股改对流通股股东和转债持有人都是比较合适的。特别是营口港实施的同比例的向下修正转股价的方式,使得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相应的市场开始回暖,我们基金在去年12月份赚了接近5%。”杜昌勇说。

  他还表示,现在股改的风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明后两年对于投资者来讲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股权分置改革洗礼的A股市场蕴涵了一个历史性的投资机遇,转债市场的表现和A股市场密切相关,A股市场好转债市场一定好,而且转债的风险又远远低于A股市场,可转债市场良好回报将是可以预期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