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行业专题--航空业 > 正文
 

中美航线的盈亏怪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7:16 中国经营报

  作者:柴莹辉

  4月份,中美航权谈判即将再度启动。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赛事”面前,国内航空公司选择了沉默,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谈判结果。然而近日,国航却率先打破低调,宣布要加大北京至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航线上的航班密度。

  但是据国航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国航在中美航线上亏损达到6亿元人民币。据悉,目前运营中美航线的三大航空集团,在这条航线上“全军覆没”,没有一家取得盈利。

  而与此相对,美国的航空公司却在这条航线上赚了个盆满钵满。中美航线,到底是黄金线还是无底洞?

  内外资冰火两重天

  经历了2004年中美航权的谈判,美国航空公司对中国充满了乐观预期,跃跃欲试地准备应对中国航空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国内航空公司都显得过度低调。原因很简单,目前运营中美航线的国航、东航、南航无一幸免,在这条航线上全部亏损。

  以国航为例,从1989年至今,国航中美航线的财务数据上虽然收入和成本持续上升,但一直没能扭亏。作为2005年三大航空集团中唯一盈利的公司,国航虽然取得了26.1亿元的利润,但在中美航线上却交出了一份不尽人意的成绩单,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国航在该航线上亏损达到了6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让游易网票务总经理杜平感到十分惊讶。有多年国际航线销售经验的杜平一直认为,国航在中美航线上有不错的成绩。“因为每年的八九月份,国航到美国的航班都一票难求。”

  目前,经营中美航线的美国航空公司有美联航、美西北、美大陆和美国航空四家。杜平表示,在从北京始发到美国的航班中,国航和美联航占据了“大头”,市场份额几乎平分秋色。

  但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国航亏损而美联航盈利。而且在中美航线的运营上中方航空公司全部亏损,而美国航空公司先后盈利。例如,美大陆于2005年4月开通了北京-纽约航线,它的中国区代表董事郭兴昌表示,在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条航线已经达到了基本收支平衡。

  几大主因制造了亏损

  亏损问题成了国航的心头之痛,据悉,国航内部甚至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解决中美航线的亏损问题。

  经营同一条航线,为何中方亏损而美方盈利?美联航中国地区市场经理程懿亮认为,即使用同一个机型经营同一条航线,不同航空公司之间成本差异也可能很大。

  对于运营航线而言,飞机最大的开销是油价、人工成本和飞机维修成本,而前两者对于中国和美国的航空公司来说,几乎有着天壤之别。

  表面上看来,美国航空公司随时面临着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但由于大多数美国航空公司都选择了购买燃油期货,套期保值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而国内航空公司由于供油权的独家垄断,燃油成本很难自由控制。不久前东航财务总监罗伟德公开表示,燃油成本占东航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0%,这个数字要远远高于美国航空公司的比例。

  另外,虽然美国航空公司的人工成本相对较高,在以“廉价劳动力”著称的中国面前没有优势可言,但三大航空集团的人机比(即航空公司在册职工和拥有的飞机架数之比)平均在190:1左右,相比于国外航空公司的80:1,廉价人工成本的优势也并不明显。

  除了成本方面,销售策略也是重要因素。以美联航为例,它们的定位是以商务客人为主,而国内航空公司则偏重于政府工作人员、留学和旅游人士,主要客户的消费能力左右了航空公司“两舱”(头等舱和公务舱)的销售情况。

  而两舱对于航空公司具有特别的意义。游易网的杜平告诉记者,销售一个两舱的座位,收入是普通舱的5倍,如北京-洛杉矶往返的头等舱即使享受折扣,价格也要在2.5万元左右,而经济舱则是5000元。据悉,虽然两舱的座位数比例在20%左右,但它的收入比例可以占到全机的50%。

  国内航空公司却似乎刚刚对两舱“另眼看待”,目前国航是国内唯一一家在中美航线上改造两舱的航空公司。虽然号称改造后两舱的一个座位价值一辆宝马,但国航在座位数目上显然还略逊一筹。以改造后的波音747为例,国航的头等舱和公务舱分别为10个和39个座位,而美联航的同款机型,座位数则分别达到14个和73个。

  国航愈亏损愈投入

  虽然国航在中美航线上处于长期亏损,但这并不影响它对美国市场的兴趣。

  2005年国航宣布,投资6.88亿元人民币改造两舱,并且将首架改造完成的飞机投入到了北京-纽约航线。国航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张春枝告诉记者,今年7月1日,其余改造的飞机将投入洛杉矶和旧金山航线。

  另外,虽然国航北京到美国的航班达到了每周19班,国航还在近日宣布要增加航班密度。张春枝认为,商务旅客需要的是高频度的航线网络,国航希望以航班密度来赢得更多的国际旅客。

  “愈亏损,愈投入,”国航的策略在很多人看来也许难以理解。在中美这场不对等的赛事中,国航似乎迎难而上,首先发起了反攻。

  有分析认为,中美航线拥有巨大的顾客群,这是航空公司得以“翻身”的资本。而且从销售情况来看,北京比上海更具优势,国航自然不会放过这只“潜力股”。

  另外,航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航线属于航空公司的稀缺资源,在中美航线“先跑马圈地,再精耕细作”,也是航空公司挖掘市场的“上上签”。可以预见的是,国航只是打响了头炮,南航和东航也会逐渐加入到这场反击战中。“而且地方航空公司也会不断加入市场,海航曾经就西雅图航线做过市场调研。”该人士表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