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借中车继续搏杀造车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 20:02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ST轻骑被收购后,关注的目光都锁定在出资方中车集团上,其与蓝星集团千丝万缕的关系被人看作是蓝星借中车继续自己的造车梦 文|金苹苹 图|张洪兵 “否极泰来”这个词,用在8月的ST轻骑身上似乎并不为过。历经暂停上市、被诉破
曾经命悬一线的ST轻骑能够重出江湖,凭的是在重组的险途中艰难跋涉之际,遇到了它的第四个“施救者”——中车汽修(集团)总公司。 不过,更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不是ST轻骑这个“中国第一亏损股”的获救,而是它的救赎者。 作为中国化工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车集团正带着它的蓝星血统在其造车路上一路疾行。 并非“圈外人” 蓝星在去年的中国汽车业差点异军突起,当他们和韩国双龙收购几乎板上钉钉的时候,发改委的“默杀”让他们悻悻收手,但心痒却一直难耐。 这次出面收购ST轻骑的中车集团,被媒体误认为是蓝星的一个子公司,其实不然。今年6月1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这家以蓝星集团为主干组建的国字号化工巨头企业,由原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及原化工部所属的5家企业共同组建成立。而其下辖的中车汽修,也由原来蓝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变成了现在化工集团的三大生产性子公司之一。其地位目前是和蓝星平级的。 但这并不能抹杀其蓝星的血统。因为蓝星几乎已经控制了中国化工集团的话语权。 8月8日,ST轻骑恢复交易的前一天。在ST轻骑的复牌上市和未来发展说明会上,中车集团副总经理孙振华在面对“重组后中车将把ST轻骑带往何方”的问题时,曾经做出一个比较含糊的表述:“ST轻骑有很好的摩托车生产、技术和品牌等基础,重组后‘中车’将进一步发展其产业优势。应该是与摩托车相关的产业。”而ST轻骑董事会秘书吕来升对于济南轻骑是否会进入汽车领域这个问题,也没有一口否认,“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 中车集团此次重组ST轻骑的意图,被各路媒体定性为蓝星系涉足汽车制造业布下的一招棋。有关“外行造车”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对于这种说法,中车集团不甚满意。作为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权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中车集团总经理张肃泉说,“我们本来就是一个造车企业。”相比起此前的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张肃泉现在并不想隐瞒中车集团要造车的想法。 作为一家资产约80亿、由30多家原部队保障性企业组建而成的企业集团,中车集团是目前中国汽修行业中规模最大、企业分布最广的公司。其两大主业是汽车和橡胶,业务涉及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轮胎制造、汽车后服务等。 与很多企业没有“造车准生证”不同,中车集团拥有让别的企业梦寐以求的优越条件:它拥有5家国家定点汽车制造和改装厂、100多个汽车目录。同时,中车也一直在进行“造车”。“我们现在就在进行整车制造,比如生产一些客车、救护车等车型。”中车集团企划处张从新处长如是说,“说我们是外行,这是没有道理的。” 中车集团希望用自身已有的造车事实来证明对于“造车”他们并非外行。但是人们也无法忽略,早在去年11月,蓝星集团就与韩国双龙汽车正式签署了收购谅解备忘录,并且在12月23日成为韩方的优先考虑协商对象。虽然最终因为上汽集团的强势介入,迅速改变了这场收购争夺的局面,蓝星集团最后也不得不宣布“收购双龙失败”。但是,中车如今如此急切地表达自己要“造车”的念头,却不能说就与蓝星集团没有任何干系。 而在今年2月,收购双龙还处于悬而未决的时刻,蓝星集团又在自己发家的兰州市同英国经典黑色出租车制造商锰铜控股公司以及兰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准备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生产黑色出租车。蓝星集团接二连三做出涉足汽车行业的举动也表明了,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中车集团重组ST轻骑,背后仍然肩负着蓝星集团“造车”的梦想。 蓝星的汽车产业链 守着好好的化工业,却一直执著地想要进军汽车业,中车集团董事长任建新的努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造车不仅是中车集团的出路,也是他们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这样分析中车集团执著于造车的原因,“中车集团有与汽车相关的众多产业,比如汽车维修连锁经营、汽车配件制造、汽车制造与改装等等。但是这些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却并不乐观。” 2001年,中车集团收购的几十家军队保障性企业,目前有着复转军人和职工2万人。为解决资产盘活和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打造一个以整车为龙头的完整产业链对于中车集团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整车制造上可能带来的利润,更加重要的是中车集团可以借此带动现有的汽车维修、汽配制造等汽车后产业链,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的产业升级。”曹鹤这样解释。 “我们必须对2万名原军队的职工负责。”说到中车造车的原因,张肃泉这样解释,“对于由30几家军工企业组建的蓝星中车集团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得稳、跑得快,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能结合中车集团制造和后服务的基础,利用上游控制技术带动公司所属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是全面提升公司整体实力最快、最经济的做法,也是符合我们企业发展特点的办法。因此,我们当时做出了参与收购双龙汽车股权的决定。” 但是,制造整车似乎还不只是推动中车集团发展的必经之途,对于一直以化工为主营业务的蓝星集团,其实同样需要依靠中车集团的整车项目来继续自己的发展。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的中车集团的办公大楼,其实也是蓝星集团的总部所在地。记者发现,中车集团和蓝星集团下属的蓝星清洗(000598)、星新材料(600299)等公司一起,同在蓝星集团的大楼里办公。作为中国化工集团三大生产性子公司的中车集团在和蓝星进行了“分离”之后,其实并不能完全摆脱原蓝星系的血统。 “蓝星的主业虽然是化工,但是它其实一直在汽车的核心产业边上徘徊。”智策车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钟师分析道,“蓝星依靠起家的是汽车清洗业务,现在它的汽修、轮胎橡胶等业务,虽然都是化工领域的产品,但却和汽车产业链密切相关。而且蓝星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切入它的主题——造车,这是一个产业链的衍生。” 为了切入这个核心主题,蓝星集团希望能够借助买壳造车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计划。而“一个一个台阶走下来,就走到了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这一步,现在的重组ST轻骑,也是他们在收购双龙失利后进军造车的另一个举动。”钟师解释道。 蓝星集团一位高层人士也指出,之所以接手ST轻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轻骑的生产能力依然强大,总装能力和配套生产能力都在业内具备优势。 而对于ST轻骑而言,相比起以往的重组者,他们似乎也等来了最好最合适的重组者——从产业链发展趋势来看,ST轻骑也有着自己进军汽车制造业的雄心。在此之前,轻骑其实已经拥有了轻卡和农用车的制造能力,尽管2003年轻骑的摩托车销售情况不错,但与中车集团重组后,将来将产业链升级到汽车制造,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车集团也表示,在成为ST轻骑第一大股东后,虽然暂不对公司资产进行重组或置换。但是,“中车汽修将利用在相关领域的产业优势及资源,对公司主营相关联的业务进行整合,积极推动公司的产业升级”。 “中车要造车,那是因为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张从新说,“中车集团下属的各类企业遍布全国各地,这个庞大的企业网络将来可以成为极好的销售网络。”尽管造车是中车集团依然孜孜以求的构想,但重组ST轻骑后,具体的重组方案将是什么样的,中车会否很快让ST轻骑涉入汽车行业,都还未可知。 对于轻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向,中车集团没有明确表态,一方面,中车集团不排除在济南上汽车项目的可能,另一方面中车的说法又一直沿用此前ST轻骑发布的公告。“‘中车’将继续支持ST轻骑发展摩托车产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建设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基地,争取2006年实现摩托车产销80万辆的目标。中车将支持重组后的济南轻骑发展成以摩托车及相关产业、配件制造为主营产业的新型产业集团。” “中车集团的这种说法,极有可能是他们目前决策的真实情况。”曹鹤分析道,“目前要真正进入整车制造,中车集团未必已经准备就绪。一般来说,整车制造的导入期至少需要2到3年的时间,即使中车成功重组ST轻骑,他们也不太可能在朝夕间完成整车制造计划。” 在曹鹤看来,中车造车的目的虽然非常明确,但是其自身的汽车产业链小系统和原来蓝星系企业的化工产业链大系统,要真正融合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中车只能分两步走。” 重组ST轻骑,从和汽车制造关联更大的摩托车产业入手,是中车集团必须要走的第一步。等到时机成熟,再涉足整车制造是中车目前比较符合实际的“两步走”方案。 但是,走上造车路,还并非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中车要面对的考验,首先就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在对双龙汽车的收购遇挫后,双龙汽车的债权银行称,不能提供中国政府出具的批准文件是蓝星集团收购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当时收购争夺的另一方——上汽集团却宣称,上汽是惟一一家经过国家批准收购双龙汽车的中国国内企业。此说的言外之意,便是蓝星集团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 “国家最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对于新汽车项目的投资门槛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目前掀起的‘造车运动’,国家也确立了企业退出机制来进行遏制。由于一些企业纷纷投资购买一些具有汽车生产资格企业的‘壳’资源进行造车,汽车业的散、乱、差愈演愈烈。新《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汽车整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不得向非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个人转让生产资格,破产的汽车生产企业取消公告目录。这样,那些想借‘壳’造车的非汽车企业就无机可乘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的一个工作人员这样说。 而作为一家以化工为主业的企业,蓝星集团当时去收购海外的汽车厂家,本身就不符合国家发改委对汽车行业做减法扩大企业竞争力的思路,所以上汽能够获得发改委的支持,但是蓝星最终没有获得批准。想要越过严格的国家政策和森严的行业壁垒,蓝星并没有这个能力。 到了中车集团这里,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造车无论是对于中车还是蓝星都有好处,“但即使真的造了整车,亦只能说是中国化工集团自身产业链的衍生,”曹鹤分析,而且“蓝星如果要与三大汽车集团掰手腕,绝对是不明智的” 。 至于中车该如何造车,曹鹤认为,“他们需要在市场细分中寻找突破口:即那些对手力量不太强,竞争不十分充分的小市场。但大市场难以进入,小市场又难有大作为,这本身也是一个矛盾。” 中车集团的造车路,注定还要走很久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