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3M出走 无力承担昂贵的上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 11:03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黄一琨 彭朋 上海报道 制造业 欲说还羞 在上海“定居”20年的美国3M公司终于决定“出走”上海。
8月3日,3M公司把它在中国的第五家工厂开到了苏州。这是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同时也是除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内企业以外,中国大陆最早的外商独资公司。从1984年以来,上海一直是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营运中心和制造中心,之前在中国总投资超过3亿美元,它的四座工厂就位于上海的漕河泾新兴开发区、松江新桥工业区以及浦东和外高桥(资讯 行情 论坛)。 苏州市委副书记王金平亲自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迎接3M的到来。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争夺战中,苏州已经从上海的后花园角色中走向直接对垒的前台。这不是苏州最辉煌的胜利,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曾经一举从上海张江高科(资讯 行情 论坛)技园夺下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第一期10亿美元加盟园区。 由于涉及两地之间的敏感关系,3M公司小心翼翼将自己的行为称作“走出上海进入苏州”。“3M中国之所以将投资目标定在苏州地区,也正是因为看好本地区的诸多优势,比如靠近相关产业的客户群等。这几年,苏州园区的发展非常突出,这是有目共睹的。”3M大中华地区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余俊雄说。 无独有偶,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方面也表示,公司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生产基地将于今年底全部由上海等地搬入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联合利华对外关系董事曾锡文宣称,搬迁会给公司节省48%的生产成本。 对于上海来说,3M和联合利华出走背后更让人担心的是:2004年上半年,上海吸引外资的合同金额为61.49亿美元,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幅比去年同期水平有明显下降,与长三角城市两位数的增幅更是相去甚远。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坦承,上海在吸引外资方面“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低谷”。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处处长孙福庆向记者表示,宏观调控对上海此次引资的成绩单影响甚大。由于宏观调控,一些项目的土地未能批复,而一些数千万美元的大项目因为国家有关部门尚未放行而只能搁浅。 蔡旭初与孙福庆均承认,上海高企的商务成本也是外资望而却步的原因。 因为将上海经济称为“起吊机经济”而备受争议的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则认为,“上海经济正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 张军在1999年开始承担了一个官方资助的研究项目,在2002年已经得出结论:上海的劳动生产率已然落后于江浙,在制造业的竞争力方面已经没有优势。 “上海官方没有任何反应。”张军说。 他认为,上海的劳动力成本高于长三角的其他地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前提下,上海如果继续发展和投资于可在长三角其他地区加工制造的行业,就意味着在事实上压制和放慢了上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制造业有一定的赢利增长,但这也同时意味着放慢了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准的提高速度,因为这样做等于丧失了可以投资于回报率更高的其他领域的机会。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经济到了拐点?”民革上海市委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邱华云说,“工厂型制造业在上海没有前途,在十年内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是不可逆转的。” 但现实的情况是,以国际化大都市自诩的上海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在6月2日举行的落实“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政协重点提案座谈会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寅首次向外界公开透露说,2003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4%,比2002年的51%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服务业年均增长保持在13.8%左右,但在2001-2003年的3年中,上海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变慢,2003年的下降,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首次下降。而上海喜欢拿来横向比较的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它们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85%。 在未来定位与现实尴尬中,上海选择了二、三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战略。相对于需要更多耐心的第三产业,在就业、税收方面贡献甚大的制造业仍然是上海市的现实选择。 2003年,在一次全上海工业企业和政府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市长韩正明确表示,上海要花大力气,建成国际大都市中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上海的制造业精确定位上,大家需要取得一致认识。 也是在去年,上海为了适应制造业的承接转移,把降低成本试点园区的规划用地面积从67平方公里扩大到173平方公里,并对园区内的重点新增企业进一步加大税务支持力度。这个意在降低商务成本、被媒体称作“173计划”的计划一推出,就在江浙两省引起了强烈震荡。“‘173计划’明显表明上海要强化外资进入。上海希望通过坚守制造业地位,来确保两位数的增长。”苏州市政府一位官员表示。 但是在整个国家处于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上海难以脱离这一背景,毕竟这些行业可以为地方政府交上漂亮的成绩单。邱华云认为。 “一般制造业向外转移是不可逆转的,现在政府考虑的是怎样延缓这一过程。”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说。 房地产 支柱可以当多久 张军将上海近些年来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的主要原因归于外资和房地产业的贡献,这一看法虽被上海市一些官员视为“偏激”,但是从2000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已将房地产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业对于上海经济的重要贡献始自1990年代。统计数据表明,在90年代中期,外资在房地产领域的投入曾一度占去上海全年引资比例的四成以上。这一轮的投资过热,导致上海房地产业全面步入1996到1998年的衰退期,市场上的大量空置商品房难以消化。此后,从1999年开始,上海房地产业迎来恢复性增长,并于2000年被纳入上海“十五”规划中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自此,房地产业对上海GDP的贡献逐年提高,已从1995年的3.71%猛增到2003年末的7.4%。 在上海市政府原定的“十五”计划中,预计到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将达到7%以上,但近两年飞速上涨的房价,已经让这个产业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中定下的目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杨建文表示,当前上海经济的支撑点主要有两块:汽车和房地产,但这两个产业都已进入了风险期。 人们对于上海房地产业的质疑从未停止。近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继一季度上海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28.3%之后,二季度上海房屋销售价格上涨幅度达到21.4%,再列全国第一。 从2003年1月开始,上海房地产价格开始疯狂上涨,年涨幅超过20%。而在此前的三年,房价年上涨率分别为3%、8%和13%。“如果房价高到任何人都无法接盘;空置房的供给达到最大,根本无法消化;人们对房产的投入也达到最高,无法继续投入,到了如此‘三高’境地,就是房地产业崩溃的时候了。”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张泓铭教授“预测”了这样一天,这一天会到来吗? 上海市政府并没有坐视现状的发展。2004年4月,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局长蔡育天宣布,房地局等相关部门将出台三项政策平抑上海房价,其中包括降低商品房预售标准。5月份,房地局副局长庞元表示,降低普通商品房预售标准政策的相关调查摸底已完成,如果政策出台,这部分提前上市的普通住宅商品房供应量将达到500万平方米,加上今年竣工供应的3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市场将大大放量。 但是随后的一些迹象表明,上海市政府部门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颇费踌躇。庞元在《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中表示,“由于上半年上海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过程之中,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还需后评估,希望信贷调控政策平稳落地,实现软着陆……下半年,上海将以深化、细化、完善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为主,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表态表明,在前期调控政策产生效果并对人们的心理预期产生影响之后,上海市政府部门将会“低调、慎重”地处理将对房价产生影响的调控政策。 “过于依赖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也就意味着上海的经济发展依靠消费拉动越来越少。靠投资拉动而非靠消费推动的经济缺乏活力、创新力与发展后劲,对风险的免疫力也弱。”华东师大亚欧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南平表示了他的担心。 早在去年底,上海市房地局官员就表示,上海投资型购房逼近20%国际警戒线。“投机使得房产市场看似很活跃,需求很强烈,但投机者手中的房子并不代表需求,而仍然是供给。”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告诉记者,“和其他资源不同,土地不具有持续生产性,一栋房子的价格不论被炒到多高,它本身的价值并没有提升。” 一些研究表明,上海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已经因为繁荣的楼市而捉襟见肘,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业持续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支柱。 5月份,一篇名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上海房产市场和房地产业》的文章在小范围内引起震动。上海市一名退休审计人员王炼利在她的这篇文章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这个拥有全国最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城市,在最终消费率上,却是全国最低的。”王的研究表明,早在2002年,上海家庭户人均赤字达851元,上海家庭近两年的购房支出增幅居全国首位。王炼利告诉记者,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并不友好的回应。 《上海房地》杂志2004年第六期的一篇文章指出,虽然2002年上海人均收入已经跃升中国内地之首,但这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实际收入。用“人均收入”衡量上海居民的实际收入是一种误导,上海本地GDP的40.7%是政府收入,其中有70%要上交中央政府;真正落入上海居民口袋的收入只能是GDP的一半,因此,上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要比GDP反映的低很多。光大证券研究所地产分析师赵强所做的研究表明,1996年上海的房价收入比(指住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于判断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可持续性)达到了前一轮房地产周期12倍的最高点。由于2003年房价再度井喷,房价收入比再度跃升到了11.5倍。 “房价上涨仍在持续,而我们做研究时用的数据是2003年的均价,所以估计到目前,这一比例已经超过12.8。”赵强说。 赵强在他的报告中认为:“从2003年下半年起,上海房地政策的主基调发生明显的转变:由注重对经济的拉动和改善城市面貌的角度,转向更加注重普通老百姓的安居问题上来。当然,由于动迁纠纷而引起的周正毅事件是促使这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导火线。有趣的是,对于上海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地方官员前后的观点和态度也有明显的变化。” “上海需要有一个新产业,这两年,上海市高层一直在寻找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杨建文告诉记者。 目前寻找的结果是,未来上海经济的动力依然是装备工业。上海市发改委综合经济研究所日前完成的研究课题《上海优势、均势、弱势、劣势产业的对策研究》获得了上海市政策决策咨询奖,这一研究聚焦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对上海的影响,结论是乐观的,第二产业中,上海在全国处于绝对或相对领先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 张军认为,虽然上海经济要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但目前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还不是来自第三产业。十年多来,虽然上海在金融和贸易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上海的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并未显著下降。 “究竟是谁来定位上海的经济形态?”张军问。定位于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物流中心的上海却要继续在制造业方面大行其道,这是务实还是无奈?
|